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省“十一五”规划有望破解六大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01:59 时代商报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时期。在“十五”期间,我省在深化改革、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了失业、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两极分化、城市和乡村在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利益方面的机会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会在我省建立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社会。

  日前,辽宁省发改委公布了一批有关“十一五”前期调研和专家建议,这些建议都针
对“十五”期间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将是制定“十一五”计划的重要参考。据悉,在今年年末,发改委还将公布“十一五”计划纲要,征求社会意见,以便完善“十一五”计划。

  问题1:城乡差别过大

  城乡收入的差距正在加大,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乡差别将阻碍我省的协调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是发展和谐辽宁的必要条件。

  对策:取消城乡户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辽宁社会科学院“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建议,应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辽宁走城市化道路,人口应主要向城市集中,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适度建设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偏向政策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动因。为此,课题组建议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之间制度扶持的差距,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等。

  沈阳建筑大学的课题组认为,应在县级以上城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各种歧视政策,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同时,建立省域城镇体系发展,进一步加快全省569个建制镇建设,着重发展100个各具特色的中心镇。

  问题2:老龄化社会来临

  “十一五”期间我省进入老龄型人口社会,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口年均增长4.3%。预计到2010年我省人口规模将在4250万人左右,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将成为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

  对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辽宁省虽然在社会保障改革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退休年龄偏低,供养年限太长;困难单位及其职工参保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积极性不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难度较大等。课题组建议,要降低企业缴费率、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安全有效的投资运营等;实现医疗费用从需求方控制到供给方控制的转移、制定一套经济有效的医疗保险体系;降低企业缴费比率、加大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改革。

  问题3:就业压力大

  失业高峰期正在过去,失业率可以控制在5%左右。据预测,到2007年,劳动力资源供给量将达到峰值,约3045万人,到2010年减少到3013万人。若剔除16~22岁年龄段中的在校生,劳动力资源可供量将在2006年达到峰值,约2880万人,到2010年减少到2825万人。

  对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人口素质

  辽宁社科院的课题组认为,应当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混合型经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以一、三产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财政补助对就业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动力输出,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职业培训,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和就业不充分问题。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要重点开发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就业率,达到2010年时,15岁及15岁以上,25岁-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到30%,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到15%。

  问题4:收入偏低、差距拉大

  我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在国内仅排名中游,城乡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正在加大。

  对策:改革工资制度,提高职工收入

  辽宁社科院课题组认为,应该把提高广大职工的收入,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指标之一,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与提高职工工资存在密切关系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同时,在企业建立通过集体谈判确保工资水平的机制,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另外,还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低指导工资的水平。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城镇实行扩大制度内和缩小制度外差距的收入政策。课题组建议,应采取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扩大制度内工资差别;实行公开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缩小制度外收入差距等措施。

  问题5:政府职能过多

  政府职能过多,面临转型。

  对策:建立服务型政府

  辽宁省发改委经研所课题组认为,应该把完善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政府要侧重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政府要在体制、公平竞争、政治民主等方面创造条件。课题组建议,“十一五”期间,政府要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知识创新体系、思想文化体系。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课题组建议,在“十一五”期间,应着力推进政府转型,以构建和谐辽宁为目标,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社会进步,重视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建立人大、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改革的监督机制,完善省政府专家咨询机制,努力发挥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在改革研究中的作用。重大改革方案实施前应向社会公开,便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到2010年,政府职能转变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够有效发挥,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与其职能相适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问题6:经济发展要快还是要慢

  在“十五”期间,我省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四五”以来最好的水平,年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5%。“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是否能更加快速,是否会出现停滞?

  对策:平衡、稳定发展市场经济

  辽宁省信息中心的课题组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年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在9~13%之间波动,低于8%或高于13%的可能性不大。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预测我省“十一五”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10~11%之间,高于全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8~9%)。到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有可能在9:49:42。

  辽宁社科院的专家则预计,“十一五”期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可望争取实现12%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将领先和主导经济的增长,可能实现14%左右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实现12%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结构仍然是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

  辽宁省发改委经研所课题组预测,“十一五”时期辽宁宏观调控的四大基本目标为,经济增长率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

  时代商报记者韩雷

  沈阳经济圈欲入围省“十一五”

  【本报讯】(时代商报记者黄琳)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未来如何发展?七城市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省“十一五”规划中有望看到对此的设计蓝图。

  在昨天召开的沈阳市委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调研成果汇报会上,记者了解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很有可能将被写入本市“十一五”规划中。在七个城市“十一五”规划内容敲定后,将共同向省政府建议,把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圈)建设纳入到全省“十一五”规划中。

  这意味着,我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将与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六位“兄弟”密不可分。根据规划,七个城市将对各自资源进行整合,发展集群优势,七城市将实现人才、科技等信息共享,并依托东北投资网搭建招商投资平台,实行联合招商;并联手对辽河、浑河进行全流域整治。

  最重要的是,七城市可以通过区域内分工实现产业一体化。我市计划在与其他城市交接地域建立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接,共同打造装备制造业等基地。我市的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商场和特色企业也将在其他6城市建立连锁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建立七城市的统一大市场。七城市交通也将实现一体化,为七城市间的物流等提供便捷通道。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