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任重道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03:21 每日经济新闻 | |||||||||
杨宜勇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必须全面深化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和措施的认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个制约条件,澄清概念上的模糊之处。 首先,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内的相对水平,不是国际的相对水平和绝对水平。
其次,基尼系数一日不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一日难提高。中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农村人口占61%的情况下实现共同富裕,是难以想像的。从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情况也不乐观: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期,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为0.458。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这样的贫富悬殊比之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都大。 中国必须在缩小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数学分析上两者是严格对等的。到2020年,如果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达到50%以上,中国的基尼系数至少要降到0.36,农村至少要降到0.44,城镇至少要降到0.31。发达国家中产阶级都是在资本主义中后期的产物,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都相当高,农村人口都在8%以下。中国目前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市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还有一定困难,农村如何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更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并不是看消费水平,也不是看财产的多少,而是看可持续的收入能力。比如德国的中产阶级其贷款规模可以是其收入2.5倍,许多财产不拥有完全产权,只拥有有限的不完整产权,这样和拥有完全产权的财产就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尽管消费信贷是建立在一定信用的基础上的,但是由于消费信贷有放宽的比例,而且国外允许个人破产,所以在消费和财产的分析比较时需要慎重。 最核心的问题是,虽然中等收入群体结果表现为收入水平,但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决定因素在于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外中产阶级的形成是基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企业内部,通过管理的垄断、技术的垄断、技能的垄断和知识的垄断,向传统资本垄断者索取超额的剩余价值的长期过程。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赫克曼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削弱了发展中等收入阶层的后续力量。 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但从以上的约束条件可见,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