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跨国公司公关腐败案时有曝光,涉及的著名企业包括朗讯、花旗、罗氏、德普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本属题中应有之义,但公关和腐败结为一体,即使可解“近渴”,也终将损害公司长期利益。研究和分析这一现象,对正在成长中的国内企业,有其极强的借鉴价值。本报自今日起刊出“跨国公司公关腐败调查”系列报道,精选有关案例,以还原事实的态度深入剖析,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原品控部经理单志东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他从维他奶辞职并向上海市松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单位举报该公司大豆水分超标、使用过期原料及霉变豆粉等事实。也正是在他的举报下,出现了5月30日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召回部分产品事件。
就在他频频举报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和大豆水分超标等过程中,他发现“陷入了另一种包围之中”。他发现,他频频在网络上发布的有关维他奶的帖子,被莫名其妙删除;众多记者前来对他进行采访,结果见报者屈指可数;并且,维他奶聘请的公关公司四处活动,以消除对维他奶的任何不利言论。
面对这些事实,单志东坐不住了。6月22日,他正式向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书面举报(后被松江区公安分局受理),指出:“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为了掩盖其使用过期原料及霉变豆粉等行为,曾委托一家公共关系顾问公司为其‘打点’媒体,让媒体不要曝光。请调查他们之间的账目往来及理由。”
然而,等待单志东的是“不予立案”的结论。6月30日,单志东接到《不予立案通知书》;7月3日,他再次找到上海市松江区公安局,尽管一位警官“口头答复是‘举报内容基本属实’”,但由于没有“犯罪事实”而驳回。
举报被驳回的单志东,开始向包括上海市人大在内的社会各界反映,但结果都不甚理想。就连他举报的对象———维他奶(上海)公司也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对单志东的行为视而不见:“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已经成冷饭了。”
8月2日,当记者再次联系单志东时,他显得已经平静了许多,但并未放弃举报的努力。“今天,我给有关部门打了电话询问,他们说最迟在8月底会给我一个书面答复。我正在等他们的答复。我愿意与维他奶就举报的问题当面对质。”单志东说。
请关注本报今日3版焦点报道:维他奶公关摆平了谁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8月08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许凯 发自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