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洋名牌丑闻与哈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9:04 经济参考报

  哈根达斯冰激凌常被与奢侈的爱情联系起来。可近些日子有媒体报道说,这个奢侈的甜点,竟然是在厕所和生产操作间混在一起的黑作坊里做出来的。很难想象哈根达斯的制造商以往摆出高傲姿态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上洋人的“当”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媒体不断曝出知名跨国公司的知名产品出事的消息,仅仅是今年就“涌现”出了亨氏、立顿、肯德基、强生、高露洁、雀巢等,它们
相继发生违规或者是产品质量危机。

  其实,这些年不断有知名洋企业的问题被披露出来,从质量问题到管理问题,再到服务问题,再加上偷逃税款、不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等等。

  “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体现在有些跨国企业身上。在享受了低于中国企业50%以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全球最便宜的劳动力后,还给中国冠上一个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最高的帽子,就不明白它有什么可痛苦的?

  当然我们的消费者也越来越精明,国家的相关标准也更加科学和精准。否则,奸商也不会现原形。不过,为何洋名牌敢频繁在中国耍大牌?

  常说便宜没好货,可是出事的洋名牌可都是不便宜的。

  检讨一下,这和我们自己也有关系。先是从崇洋到哈洋,以至洋迷信。这个“哈”字总是让人联想到哈巴狗的哈。为什么让我们多花了钱,受了罪,还得“哈”着您?

  就这样,中国市场成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为,林妹妹有句话——“别人不挑剩下的宫花,也不会拿来给我!”一流产品主打欧美市场,二流产品自己留着用,三流产品销往中国,成了一些国际名牌销售战略中的潜规则。

  中国人的钱包刚开始充实了一些,就被洋人盯上了。据说,中国内地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

  不过,其中畅销的奢侈品鲜有国货,而且价位竟从4000元人民币一个人造革的小包、2万美元一套晚礼服的水平拼到100万元人民币的眼镜、50万美元的手表的“境界”。

  还是要说,中国经济增长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8亿件衬衫才换来一架空中客车啊!辛苦钱别这么轻易地被别人给赚了。其实,有钱了,喜欢什么都可以买,就是千万别被糊弄了,别买来了破烂,还向人家道谢呢!(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