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谁来恢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9:04 经济参考报

  杭州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最近在杭州江干区联合查处4家豆芽加工黑窝点。在一豆芽加工黑窝点,过期药剂和漂白粉随处可见。这些被查处的豆芽作坊“毒气”熏人,工人戴着面罩生产豆芽,不但加工环境脏乱差,而且随意添加各种有害物质。

  看了如此令人心惊的报道,相信不少人并不感到多么吃惊,因为眼下的食品市场,掺杂有毒有害物质的东西远非豆芽一种,区别只在于有的被发现了,而有的则无人知晓。

  据商务部部长助理、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主任黄海说,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约为7%。而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

  翻翻近期的媒体报道,最让普通百姓关心的就是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而每一次质量问题的被披露,都难免让消费者对市场越来越不放心,仿佛处处都存在着陷阱,稍不留神就要上当受骗。以老百姓餐桌上最普通不过的韭菜为例,自从有反映说韭菜在种植过程中添加了有毒农药以后,许多原来爱吃韭菜的人就再也不敢常买这种蔬菜了。也许种韭菜加毒农药只是某些地方或某一时期的行为,但是已经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很难抹去的,毕竟没有谁敢拿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去冒险。

  遗憾的是,诸如此类让消费者感到忌惮的食品在我们的市场上已经不是个别品种或偶然发现的问题,而是时有发生,动辄波及全国。从食品添加剂苏丹红,到雀巢奶粉、假碧螺春等食品安全事件,哪一次不炒得沸沸扬扬,无不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关部门称,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投诉已经高居各类消费投诉前列。

  尽管每次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被曝光以后,有关部门都会提醒消费者购物时要小心再小心,最好自己掌握识别各种食品标签和认证标志的本领,以避免上当受骗。可俗话说得好,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市场陷阱无处不在,特别是食品加工很多都来自私人小作坊,不遵守规定的非法加工窝点不在少数,消费者再细心也难免上当,即使是食品专家也不可能做到每次都准确无误地识别所有食品问题。

  谁来恢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只有靠政府,端掉一两个食品加工黑窝点容易,难的是每一天都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虽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仍然未能完全阻止食品问题的发生,说明相关的管理和监督还不够到位,非常需要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找找漏洞。(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