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拨浪鼓”式经济学家要不得(明人明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8:21 人民网-市场报

  8月2日,科龙发布公告称,因涉嫌经济犯罪,公司董事长顾雏军先生被公安部门立案侦察并采取强制措施。令人纳闷的是,顾雏军陷入了困境,那些曾经在“郎顾之争”中为他摇旗呐喊的经济学家们也销声匿迹了———

  6月底,国家统计局就下半年经济走势对60位研究宏观经济的学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0位学者中没有一个人仍然认为经济偏热,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认为经济会急速下
行,出现通货紧缩。

  人民币升值的第二天,央行召开货币政策咨询会,邀请十多名经济学家研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工作,与会者一致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时机正当其时。在孙冶方与薛暮桥等老一代经济学家的年代,由于制度的原因,经济学家表达自己的观点都谨小慎微。但是,即使采用“隐蔽”的方法,学术独立性绝对是“头等大事”,“经邦济世”也是他们深烙于心的价值取向。然而,到了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的现在,经济急速转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却又变得“小心”起来。

  君不见,“郎顾之争”中支持顾雏军的经济学家在其陷入困境后就销声匿迹了;前不久还在称“人民币汇率调整远不到时候”的一些经济学家,随着央行政策的出台也立刻改变了说法;不久前声称“通胀因素尤在”的一些经济学家,如今也异口同声地转入到“谨防通缩”的行列中来了———学术独立性充当了“见风使舵”的奴隶?

  人是种讨厌风险的动物。风暴来了,没有人愿意呆在原地。但是,对于在社会各领域话语权越来越重的众经济学家来说,却不能轻易地去回避风险。为强势利益集团代言的经济学家不是真正的学者,这种“中庸”式谨小慎微的经济学家不值得我们尊敬。如果从一开始就站在学术的立场上,那么即使政策再变,论争对手再强,也没有必要退缩。

  为强势集团代言、把经济理论当作赢利工具的经济学家应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同样,那些没有学术独立性、把分析经济形势与政策当作一份简单工作的经济学家也应受到谴责。特别是所谓“大牌”的经济学家,更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着亿万百姓的生计,而不是一份简单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不偏不倚”的做法要不得,“拨浪鼓”式的角色变更更不可取。

  《市场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八版)

  作者:张华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