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1家公司现身收购科龙(热点追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8:18 人民网-市场报

  编者按:在短短的4年内,顾雏军打造了一个“家电航母”,而在顾“出事”以后,科龙“大厦”出现了倒塌迹象。在8月2日,市场上有“格林柯尔系”之称的“科龙电器”“美菱电器”“襄阳轴承”“华意压缩”等上市公司纷纷发表公告,进行危机自救,或欲与顾雏军脱清关系。随后又传出多家企业欲收购科龙,科龙本部员工也是人心惶惶。科龙将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虽然已深陷泥淖多日,不过,业已停牌的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龙电器”)的空调和冰箱两大白电业务仍被业界看好。

  日前,从海信集团海信营销公司品牌总监王瑞吉处获悉:美的集团、海信集团等11家公司都接触并考察过科龙电器,表示出明确的收购重组意向。

  科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冰箱年产量800万台,空调年产400万台,在国内冰箱业稳居一线品牌,空调方面也仅次于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虽陷危机,但科龙和当地政府对“厂房生产线恢复生产”仍有信心。

  科龙集团新闻发言人刘伟湘介绍,目前,虽然因涉嫌经济犯罪,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严友松等5人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并扣押,科龙资金链已瘫痪,但科龙冰箱和空调的口碑仍在。目前顺德区政府已出面与科龙电器的供应商和银行等债权人积极协调,希望大的供应商先恢复供货,银行先贷给科龙电器一部分启动资金,争取在本月中旬使科龙全面恢复生产。海信王瑞吉实地考察后表示:“我刚刚实地考察过科龙的厂房,也与科龙总部接触过,如果海信能够在广东拥有如此大规模、高质量的白电生产线,凭借广东的采购优势、集散优势、出口便利条件,一定会很快将海信白电打造成为一线品牌。”

  海信集团品牌管理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朱书琴称,科龙电器的白电业务与海信集团在产业、地域上可以很好地“互补”。虽然海信有积极明确的收购重组科龙意向,但由顾雏军绝对控股的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科龙电器中占股26.43%,为第一大股东,目前顾雏军已被捕,内部不明朗,“具体跟谁谈判”、“债务债权如何承担”、“具体收购金额”还不容易确定。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坦言,格兰仕已经和科龙电器就“收购事宜”进行过接触,不过,目前顺德区政府已出面协调处理科龙电器的债务事宜,如果科龙出售按“市场化规律”操作,那么,格兰仕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自然没有能力去承担科龙电器的沉重债务包袱;但如果由顺德区政府出面周旋,剥离科龙电器的债务,那参与收购的企业还会增加,格兰仕也不会没有机会。

  记者向佛山志高空调求证时,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对科龙的重组”。而万和集团负责人则说:“我们有想法,但也会量财力而行。”

  美的集团新闻发言人黄小明对记者说:“顾雏军的问题证监会已经公告了,定性的结论有了。但从定量看,问题到底多大,挪用了多少资金,业绩究竟虚的多少实的多少,或债务如何,这些都不清楚。美的和科龙同在顺德区,难免会传我们在接触,但在‘量的问题’没弄清前,我们不会做什么。”

  对科龙资产的价值,黄小明说:“从业务看,科龙的冰箱还是有价值的,技术也很好。但是其空调每年只有400万台的产能,销售还没有这么多,对美的每年1000万台左右的产销量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科龙所在地镇政府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稳定,这两天都在做工作。8月底前应该不会把精力用在科龙的业务重组上。”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部分停产员工外流(相关)

  本报讯 “近日来,很多科龙的人跳槽,上到管理人员,下到技术人员和工人。”科龙公司内部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据悉,中国证监会从4月底进入科龙调查,直到7月撤离,消耗整整3个月时间。科龙部分停产,大批生产和销售人员无所事事。而这3个月正是中国空调和冰箱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旺季,美的、格兰仕、长虹、志高等多个同在顺德建有生产基地的企业正在忙碌地应对生产高峰,部分企业安排员工三班倒上班,并在门口张贴招聘通知。

  “今年有很多科龙的人员转过来,上到管理人员,下到技术人员和工人。”总部同在顺德的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介绍,“很多中高层都还在洽谈之中,总数绝对过百。”美的总裁方洪波对此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但随后补充说,不包括基层员工。

  顺德附近的另一空调企业志高的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兼品牌中心总监彭泽文也承认,部分科龙员工跳槽志高。他还解释说:“科龙员工相当棒,许多企业都在挖。”

  《市场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三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