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药企苦等药品降价令(特别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8:17 人民网-市场报

  一家药企业负责人:“我们只希望能早点知道降价方案,为制定应对措施争取时间。降价方案“难产”导致医药商业公司普遍存在‘不敢进货’或‘不愿进货’的心态,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销售和生产计划。”

  “药品降价方案8月1日出台的希望泡汤了,看来又要遥遥无期地等下去了。”8月2日,南京某药厂负责人一脸失望地说。

  始于5月的药品降价风暴,在酝酿了近三个月后,终于还是没有下文。但有关“药品降价方案8月1日出台”的传言,却并非空穴来风。该负责人介绍,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政府制定价格药品范围、形式和权限进行了调整,并定于8月1日起正式执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目录》的公布是在为药品降价“铺路”,于是人们对“8月1日”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当时业内纷纷猜测,降价方案可能会在《目录》正式执行时同期公布,所以大家翘首以待,结果脖子都累酸了,也没等出个所以然来。”该负责人解嘲道。

  降价方案迟迟不出,企业下一步该怎么办?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这是目前让他最头疼的问题。他说:“根据形势的发展来看,药品降价已经毋庸置疑,我们只希望能早点知道方案,为制定应对措施争取时间。”他告诉记者,对于自己企业包含在降价方案中的几个品种,要么忍痛停产,要么转而生产档次更高、价格更贵、利润更大的产品。但是,降价方案“难产”已导致医药商业公司普遍存在“不敢进货”或“不愿进货”的心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销售和生产计划。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凡是降价方案涉及的品种,都有成为药企“弃儿”的可能,对普通百姓而言并非好事。目前,降价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已隐隐透露出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考量。但不管怎样,这次降价方案在酝酿之初,显然略显草率。

  事实上,本次药品降价的伏笔早已埋下,在去年这个时间进行的一轮药品降价中,国家发改委大幅降低部分抗感染类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0%,最高降幅为56%。耐人寻味的是,国家发改委当时表示,药品价格仍有下降空间。但没人料到,今年酝酿的降价方案,平均降幅会高达60%。其结果是,这一酝酿中的方案立刻引起业内的强烈反弹,全国24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向国务院提交意见,指出酝酿中的降价方案存在种种问题有待斟酌,尤其是降价幅度达60%甚至93%并不符合实际,而且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距也不应该进一步扩大。此后的种种迹象表明,正是他们的意见促使国家发改委考虑重新调整此次的降价幅度,从而导致方案延迟颁布。

  日前,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医药价格处工作人员表示,降价方案没有正式出台前不便对外表态,但药品价格迟早要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到时候会由发改委新闻办出面公布。对于降价方案搁浅之说,新闻办的工作人员没有否认,同时表示降价方案何时出台还不清楚。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降低拟出台的降价方案的影响,也有部分企业“另辟蹊径”,积极寻求为其产品单独定价的出路。个别企业甚至向地方发改委提出建议,修改单独定价的程序。其理由是,单独定价等相关程序过于复杂,应该予以完善。

  链接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酝酿新一轮药品降价。本次降价将涉及16种抗生素和6种新进医保目录的药品,降幅平均高达60%以上。如果该降价方案通过,将是历次药品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这次降价所涉及22个品种,都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大的品种,这对国内的制药企业,特别是抗生素制药企业将造成重大打击。

  《市场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向永 董婧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