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俞岚
七月二十九日,中国银监会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首度直面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为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创造激励性监管环境,被业界人士称为“破冰之旅”。
长期以来,受规模经济、资产结构和生产经营自身特点所局限,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大、贷款需求频率高、贷款规模小、缺乏高质量资产做抵押,小企业贷款在商业银行诸多业务中一直被归为风险大、管理难、成本高的业务类型。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结算难”成为了长期困扰其发展的痼疾。以中国小企业经济最为发达、信用环境且相对不错的浙江省为例,全省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问题,其中又以小企业居多。
在对小企业贷款难症结的探究中,人们似乎更多地愿意将它归咎为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机制以及产权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弊端。因此,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成功,新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很多人乐观地认为小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可望在年内出现明显的转机。
但是,冷静地想想,这一问题真的能就此迎刃而解?小企业贷款,真的能不再难了吗?
似乎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客观的说,中国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形成的背景十分复杂,不仅与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有关,还与中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银行自身定位以及信贷管理体制等密切相关。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承载了过度集中的风险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潜在流动性压力,这也是造成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如果资本市场的改革不能加速推进,那么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会加倍困难。
从银行方面看,素来习惯了向大企业推介贷款的国内金融机构在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上仍是相当谨慎。某银行负责人坦言,“银监会发布的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各商业银行还得在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市场化原则下进行小企业贷款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因此,对小企业短期内降低贷款门槛的可能性并不大。”
目前,国内银行在小企业贷款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仍缺乏必要的经验,对于如何控制小企业贷款风险等实际问题掌控乏力。尽管银行业对小企业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但仍认定小企业应以发展股权融资为主,如风险投资等。许多银行实行的小企业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和贷款责任终身制,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收效甚微。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小企业贷款难题的破解设下障碍,小企业贷款仍是“万里长征路难行”。可喜的是,曙光已是初现,可望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转机,创造良好的环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