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医疗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正文
 

医改新方案请别再闭门造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4:55 中国青年报

  “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句毫不留情的结论激起千层浪,抖落了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的皇帝新衣。据报道,其实否定医改市场化方向的意见,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在卫生部官员的多次内部讲话中出现。目前,卫生部准备放弃这一方向,正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医改新方案。

  即便是亡羊补牢,仍然很值得期待,人们对这个即将出台的“新方案”充满关注是必
然的。据悉近几天卫生部新闻处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媒体要求采访的传真接连不断。然而,“目前,我们惟一能告诉媒体的是,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而且“在新的方案出台前,暂时不接受媒体采访。”卫生部新闻处如此答复。

  得知卫生部如此答复,笔者不免有些担心。并非不相信卫生部以及相关部委做好这个新方案的能力。只是,医改新方案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必须极其慎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改革基点。而卫生部以及相关部委的人员,在体会“看病贵、看病难”方面,估计很难有真正的切肤之痛,他们或许无法体会到底层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耐受能力。因而,如果未经公众充分讨论,只是由卫生部及相关部委关起门来制定出一个新方案,其适用性到底如何,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特别是本次的医改新方案,实在没有理由仍由几部委确定。毕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无法再一次“试错”,假如本次的“新方案”在几年以后发现又是一次“基本不成功”,其代价或许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当然,如果将这一重大方案交予公众讨论,可能会有巨大的争执,各方意见难以统一,从而耽误新方案的出台进程。但是,其益处是可以保证新方案更趋完善。在尽快出台一个比较粗糙、事后需要多方弥补的方案,和慢工出细活地出台一个较为完备的方案之间,当然宁可选后者。

  让医改新方案在公众的讨论声中产生,有助于医疗机构本身顺应民意,未雨绸缪,避免盲目决策,从而使改革具有一种“渐进式”的性质。大家知道,相比于激进式的改革,渐进式的改革由于比较平滑,一般说来代价较小而效果却又比较稳固,是一种理想的改革方式。鉴于医改的性质,应首选这种方式。

  未经讨论就突然出台了某项公共政策,到实施后却发现弊端重重,于是左支右绌,疲于“打补丁”,甚至只好推倒重来,这样的先例并不鲜见:从大学生的租房禁令到某些城市的“限小排量车”政策,从某些省市的国企改革政策到“为平衡性别比”而出台的“人流审批”……与这些问题相比,医疗问题涉及面更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安全和幸福等方面的影响巨大,理应慎之又慎。

  郭之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医改 相关网页约225,26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