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进入调整期 产业整合催生钢铁巨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1:02 中华工商时报 | |||||||||
新华社记者 李荣 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将出现4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钢企 国际权威钢铁咨询机构———世界钢铁动态(WSD)总裁新近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国钢铁业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中国近期对钢铁业供求及国际贸易方
国际排名中国“亮相”频频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钢铁动态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钢铁业信息咨询机构之一。这家机构每年都要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级钢铁公司”。在其20项指标中,涉及营业成本、技术革新、盈利能力、国内市场成长、地区支配能力及低成本融资渠道、扩能等广泛领域,对企业竞争力有较为全面的评估,因此其评选结果在全球钢铁业内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 WSD总裁彼得-马克斯说,越来越多的中国钢铁企业进入了有竞争力的世界钢铁企业之列。在其近5年的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已有中国大陆的宝钢、沙钢、鞍钢和马钢位列其中。 这位全球资深钢铁业分析家特别提到了中国钢铁业龙头企业宝钢集团。他说,宝钢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支配地位目前是没有争议的。其最具竞争力的低成本优势、有效的融资渠道及快速提升的产品质量和多产品、多规格的配套能力,使得宝钢在国际钢铁业的地位获得巩固。宝钢已连续5年在WSD排名中名列前3强。在2005年的最新排名中,宝钢与俄罗斯谢韦尔钢铁公司并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4年的排名中,宝钢都是以其精华部分———上市公司宝钢股份的运营状况进入前3强。而在今年的评选中,宝钢首次以宝钢集团整体资产的运营业绩参评,依然获得了第3强的排位。这表明宝钢与上钢、梅山钢铁的联合重组已进入收获期,在淘汰落后设备中形成新生产能力的进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老资产及管理、运营轨道的衔接初步完成。最近宝钢又成功完成增发收购,实现了钢铁主业的整体上市,集团式一体化运作框架已基本形成。 钢铁业进入调整期 马克斯说,近年来中国钢铁供求及进出口变化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已十分明显。国际钢铁业在最近的一、两年内,经历了快速升温、热潮、下跌及触底企稳这样几个时期,除了全球经济回暖、美元汇率变化、中国之外产钢国产能的扩张等因素之外,“中国需求”及“中国供给”也在发挥较大的作用。中国钢铁贸易“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历史性变化,给国际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目前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大部分钢制品的出口,同时抑制其国内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将有利于国际钢材市场的稳定。目前国际市场钢价触底回弹的初步迹象已经出现。 据WSD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钢铁业目前正在进入一个过渡期,从高增长期进入一个相对低速的增长期。这个时期内将出现大量的行业整合行为。完成这一轮整合后,到2010年中国将会出现年产能达到4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国际钢铁巨型企业。 马克斯认为,中国钢铁业主要分两大板块:一是生产螺纹钢、线材的长材板块,这一板块民营资本投入较多,小企业数量大,离散度高,行业整合的力度将会比较大;另一个就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板材板块,这一板块集中度相对高一些,小资本进入的难度较大,但板块内大钢厂之间的竞争却十分激烈。 这位国际钢铁业分析家已注意到,中国政府有意培养1至2家在国际同业中具备一流竞争力的中国钢铁巨头。目前出现的行业整合期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机会。就在不久前,发展改革委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内第一部完整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表示要淘汰落后产能,把现有企业重组与新增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原则上不再扩大钢铁业的生产规模,到2010年形成1至2家年产能在3000万吨以上的钢铁集团企业和若干千万吨级以上的钢铁企业。 “龙头之争”引人关注 马克斯说,宝钢目前是中国钢铁业的标志,待中国钢铁业结构升级后其继续成为标志性企业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在宝钢公布的今后5年的规划中已明确表示,在保持目前的产品结构、运营质量优势的前提下,到2010年产能规模确保3000万吨,争取达到5000万吨。目前宝钢在巴西圣路易斯港和中国南方湛江规划投资建设千万吨级钢厂的项目都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最后的落实情况引人注目。 WSD特别提醒说,除了宝钢之外,中国鞍钢、武钢、沙钢等其它大钢厂也在跃跃欲试,挑战宝钢的龙头地位。宝钢不应该忽视这些竞争对手在行业整合期内寻找机遇的努力。“最后的赢家将是最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响应最及时的企业”。 国内相关专家也表示,在产业整合中,中国钢铁业可能出现一轮高层次的“龙头企业”之争。这一竞争将有利于钢铁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但也应防止“无序竞争”的因素出现。以中国钢铁业地域分布的格局而言,未来出现“多龙头”、区域化、互补型产业结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钢铁业的关键是控制住全行业的成本水平,减轻环保、能源压力,建立供求之间的弹性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