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发生往往令人惊奇,但假如你对该事件有预感,心情有可能会很平静。比如顾雏军出事了,我们却可以出奇地冷静。因为,江湖上民企老板翻船事件,我们已司空见惯了。
按理说,民营企业家和国企管理者的社会命运应该是相同的,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之后,他们对社会都负起了责任,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他们所掌握的财富很多已转化为社会的财富。实际上,有关统计数字也显示,广大民营企业家创造
了一半以上的社会财富,解决了社会60%的就业问题。但非常遗憾的是,社会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即便注意到了,也只是对此轻描淡写。而当部分民营企业家因企业操作不规范而出事时,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落水狗。本来不大的事件,却被弄得满城风雨,好像就是这些人造成了我国经济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流失,国有企业就是被他们弄垮的。这样,就在无形之中给广大民营企业家一个不利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那些通过资本运作而迅速起飞的出头鸟,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尽管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绝大部分国人都明白了资本运作是怎么回事。但一谈到资本运作,就总是以为资本市场会出现很多活雷锋。否则,怎么就想当然地认为,资本运作就是干干净净的活呢?就应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呢?无论是从德隆事件、张海事件还是目前的顾雏军事件发生后人们的报道和议论,都是简单地通过事件的回顾与分析后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难道就真的没有人清楚资本的本质就是赚钱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早在一年前,就有一位管理学家对笔者说,国内的社会环境注定部分勇于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家会成为先烈。按理说,资本运作是扩大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最便捷途径,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也不管是规模民营企业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这是被发达国家和世界500强企业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资本运作决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除了合作双方的意向外,在资本运作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市场潜规则的成熟与完善,这也是发达国家所证明了的事实。为何发达国家每发生一项资本运作事件,其经济实力和环境就会有所改善,而我国这些年来发生的资本运作事件,结果却大多走向失败,且断送一批民营企业与企业家。
接二连三的民营企业家翻船事件,已对我们的市场制度发出了拷问,我们的规则制定者们,是不是应该深入反省一下,我们的法律边界在哪里?我们的资本运作规则是否完善?监管手段是否适应已发展了的市场?然后按照实际国情,再参照国际上已成熟的市场制度,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让广大企业家有章可循、依法运作、平安上岸。须知,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社会,培育一批守法而卓越的企业家,是我们未来的文明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本报评论员 贺朝晖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