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毅 张浦
“南召县整个7月份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开展的。”日前,关注河南南阳市南召县特大洪灾的本报记者向南召县委书记刘建国了解情况时,他告诉记者,目前南召县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并开始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特大暴雨酿成洪灾
南阳市南召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全县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61.8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占96.6%,仅有耕地39万亩,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6月30日17时至7月1日5时,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狂袭河南省南召县8个乡镇。降雨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12小时内平均降雨量为126mm,其中城郊为271mm,城关镇为413mm,白土岗镇则创下历史最高648mm,几乎等同于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该降雨量是黑龙江沙兰镇特大洪灾降雨量的两倍多。
这场特大暴雨导致全县65个行政村628个村民小组严重受灾,受灾人数达4.1万人,其中死亡5人,伤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万亩,成灾面积3.9万亩,绝收2.1万亩;造成险房140户300间,倒塌房屋367户907间;电业、公路、广电、通讯等14个系统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这次洪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洪灾考验执政能力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不可抗拒的特大暴雨洪灾,南召县委、县政府积极迅速地组织带领干部、群众投入到抗洪救灾中,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月30日17时,南阳市防汛指挥部获悉暴雨预报后,迅即向南召县发出预警,南召县委、县政府在最短时间内启动防汛紧急预案,由该县气象局向全县发出暴雨灾害天气预警,告知全县群众注意防汛防灾;县政府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部门积极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由于市县联动、及时预警,为打好这场抗洪抢险的战斗抢得了先机和主动。
灾情出现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省委副书记支树平分别对南召的灾情做出重要批示,副省长贾连朝和省长助理刘其文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人员亲赴抗洪第一线,视察指导救灾工作,研究制定救灾措施。南阳市委书记何东成、市长黄兴维、副市长姚其龙、李建豫等先后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提出抢险救灾的具体意见,并明确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抗洪抢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抢救。”
南召县委书记刘建国与县长赵景然带领干部分赴所包乡镇,全部赶赴抢险救灾一线,现场指挥,当夜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党员、防汛突击队、民兵预备役、武警战士1万人参加抗洪抢险。全县各部门通力协作,在车辆、物资、人员等方面予以极力支持。在暴雨洪水中,先后有5000余名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
这次洪灾,无疑在考验和检验着南召县的执政能力。记者在当地采访中了解到,该县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行动迅速及时,警惕性高,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要求,严防死守,不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级各部门24小时守候,主要领导带班,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保证信息畅通,确保安全度汛。
面对这场暴雨洪灾,乡村作为最基层组织,不等外援,抢得先机,反应迅速,一开始就投入到自我保卫和自身营救,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南河店郭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廷波在暴雨一开始就组织500余名群众保护河堤,在河堤决堤后,又第一个发出转移群众的指挥信号,与决堤洪水抢时间、抢速度,在入室洪水急速上涨中转移群众120人,使全村脱离了危险,无一人伤亡。
赈灾工作迅速跟进
按照河南省、南阳市防汛预案,南召县强化责任意识,实施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分包,迅速进行灾情排查,制订相应措施。同时,组织各乡镇对水库,交通干线、重要工矿企业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地段进行再次排查,再次补救防范。特别对学校、山区、河道沿岸、水库下游群众等重点部位和人员进行重点监控。要求公路、电业、水利、气象、民政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赈灾工作。为缓解灾民生活困境,采取县直单位与受灾乡镇、村组对口帮扶的办法,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暴雨洪水过后,赈灾工作迅速跟进。据了解,县政府先期发放救灾资金6万元,民政部门已向受灾群众发放面粉2万斤、毛毯500多条,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记者在灾区看到,群众生活无忧,情绪稳定,已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7月10日下午,当记者见到刚从河南省特大水库南召县鸭河口水库布置完防汛预案的南召县委书记刘建国时,他看上去疲惫、憔悴。他告诉记者,在南召县担任书记六年来,他第一次有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此次暴雨如此凶猛,部分地区达到创记录的648mm;二是没想到在路断桥毁、通讯中断的恶劣情况下,南召县的应变能力如此迅速;三是没想到现在村委会等基层单位的战斗力是如此强大。
南召特大洪灾救援情况上报河南省委后,特别关注南召灾情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批示:南召抗洪救灾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