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桶突破60美元的高油价面前,我国再次暴露出应对措施的不完善。
节能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石油替代产品投资大、不被消费者接受,石油垄断体制对石油安全形成威胁等。
节约没“抓手” 替代有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认为,应对策略最主要的应该是节约和替代。
据介绍,我国当前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是日本的20多倍。有专家测算,我国如果能具有日本目前的节能技术水平,那么我国在今后60年内不必增加能源的需求量。
在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上升最快的是交通,交通中又以汽车为最。我国汽车用油消费占整个成品油消费的1/3强,到2010年将达到2/3。有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亿到1.5亿辆,如果单车油耗减少1/3,也就是和目前日本、德国、意大利的油耗水平相当的话,就可以节油7000万吨。
但石油大学的陈勉教授指出,“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节能问题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他认为,我国必须在生产、消费、技术等环节上采取征收燃油税等一系列政策,确保节能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替代能源价格昂贵
在石油替代方面,乙醇汽油、煤变油和甲醇汽油均在试验或推广之中。
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我国目前全国有五省共102万吨燃料乙醇,可调配1000万吨车用乙醇汽油。但中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份关于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期间政策和经济性分析报告显示,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要保证车用乙醇汽油的顺利推广,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财政、税收、补贴等政策。另外由于消费观念、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问题,绝大多数车主愿意选择普通汽油。
“煤变油”即煤炭的液化,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介绍,以燃烧为主的煤炭利用方式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酸雨、粉尘污染。“煤变油”技术的推广将大大缓解环境问题。目前神华集团已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引进美国技术建设第一座“煤变油”企业,投产后将年转化百万吨以上的石油。但这项技术虽好耗资却大,并非哪个企业都可尝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大力主张发展甲醇汽油,他认为我国能够代替石油的产品首先要量大、成规模,其次原料要充分。从这一点衡量,最符合条件的应该是甲醇汽油。甲醇汽油是一种廉价、清洁的车用燃料。来源于煤、天然气、焦炉气、煤层气以及氮化工企业。尤其我国储量丰富的高硫高灰劣质煤,可作为甲醇原料。从技术测定看,以15%的比例将甲醇掺入汽油中燃烧,不用改造发动机,加注燃料不受地域限制。燃料甲醇调配成甲醇汽油后,每吨价格比汽油低200至800元人民币。但甲醇汽油在山西试点看,并未被广泛接受。
垄断体制是石油安全障碍
面对高价格,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应对是打破石油垄断体制。
经过1998年的改组和改制,我国石油工业表面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但基本上仍未脱离原有国家石油公司垄断性经营的模式,不仅市场主体过于单一,区域垄断严重,而且还存在陆海分割和对外合作专营权垄断等问题。
石油业商会认为,目前的石油体制存在三大弊端:
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发育,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资本主体有实力参与石油勘探开发。
中信关注油气勘探开发已经有较长时间,2002年中信以大量持有皇朝能源股份的方式,通过皇朝能源以外资的身份进入了国内石油领域。目前,皇朝能源公司已经在大庆肇州油田和大港孔南油田进行了石油合作开发,而且在四川盆地开始进行天然气风险勘探。
在松辽、鄂尔多斯等盆地也存在大量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小公司,他们主要的目标是低品位等难采石油资源,不完全统计其石油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陕北也在不到10年时间内,地方石油年产量已经从不到80万吨增长到现在的约700万吨。但由于小型石油公司无法获得矿权,大多以合资合营的方式存在,无法发展壮大,加上体制不畅和缺乏监管,也造成了诸如滥采等问题。
难以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加入WTO的要求,我国成品油下游市场将更加对外开放。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石油市场,在开展区域石油合作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谋求区域石油中心的过程中也处于劣势。
石油工业有完整的产业链,仅开放下游市场而不开放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多元化的下游投资主体(包括炼厂、经销商)就无法从市场上得到油源保证。
地质资料不共享导致较大浪费。在先进国家,地质资料等基础数据应该由国家统一掌握,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我国目前体制下,三大公司之间资料都不共享,造成了相当多的重复工作。
解除垄断机制应对高价石油
针对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工业体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监管的前提下,美国和加拿大的上游石油工业采取完全市场化的做法,不仅其国内公司具有同等的勘探开发市场地位,对外国公司也按照国民待遇一视同仁。美国有大大小小石油公司4000家以上,加拿大也有几百家。
美国的中小公司石油产量占到了40%,中小公司在发展中表现出了在某一领域的独特优势,如优尼科、柏灵顿等均在我国开展了相关业务。
美国在强调石油进口多源化的同时,增加国内油气供应,扩大勘探领域,加强新区和新领域的油气勘探,同时促进石油公司加强对低品位储量的开发,提高对已探明储量的动用程度。
而巴西1995年进行了石油体制改革,取消了PETROBRAS独家垄断石油勘探开发的地位,强化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设,同时对私营资本和外国石油公司逐步开放了勘探开发业务。
作者::常志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