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造船业 > 正文
 

无序游资冲击浙江造船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00:13 东方早报

  尽管民资进入造船产业一直为浙江所力倡,但伴之而起的局部无序局面却逐渐成为这个志在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省份的“心病”。浙江省经贸委日前完成的一项专题调研披露,受市场需求旺盛的驱动,该省民营资本投资造船业积极性高涨,但由于个别地方出现缺乏有力管理与正确引导,致使“低小散”现象滋长,并出现无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是浙江在去年底公布其庞大的“造船计划”后,首次直陈“民企造船潮”中存在虚热行为。去年12月,《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由省政府批准发布实施,根据规划,浙江将兴建10大造船基地,总投资101亿元。对于该“造船计划”,浙江的主要解决办法是:以总装型船厂为核心,形成造船企业集聚,“并在布局中充分考虑该省民企在形成群聚效应方面的特别能力”。

  但计划的实施并非如浙江希望的那样顺利。今年4月,交通部、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4部委联合宣布成立“全国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从4月21日至11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对低质量船舶进行治理整顿。有消息称,4部委发起低质量船舶彻查风暴的缘由之一是:今年以来,温州乐清数次出现民企造船厂制造的船舶在交付营运不久便开裂的事故。乐清也由此成为此次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浙江省经贸委公布的调研报告中,“乐清现象”被作为存在问题的“个别地方”单独列出。报告称,浙江“民企造船热”中滋生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投资低水平;二是生产技术落后。

  报告阐述说,由于国内造船市场需求旺盛,浙江一些企业急于扩大生产能力,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不是用增量的投入来盘活存量,改变生产模式,增强竞争力,而是低水平地扩大投资规模,走滩涂造船的落后生产老路”,“有的地方在规划区内,入驻企业小、散、多,单个企业仅投资1000万~2000万元,甚至只有几百万元,占地面积只有10~20亩”。

  “这种生产方式的企业,不能适应现代造船工业的发展趋势,不仅将冲击正常的船舶生产秩序,且2~3年后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浙江省经贸委的专家认为。

  在制造技术上,报告披露,浙江一些船舶企业原有生产大部分按传统的整体焊接这一落后方式进行,建设新的造船基地时,“发展思路仍未跳出老框框,拘泥于节省开支,不愿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总体设计”,“结果是虽有很好的造船场址,却工艺布局落后、不合理,必备的装备不足;虽占用了大量土地,但生产效率低下,造船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造船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浙江省经贸委分析,该省造船业中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仍仅从地方局部与短期效果出发,没有具体落实和细化《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从上到下仍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与综合把关的部门。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实施中往往就项目而项目,缺乏长远眼光,没有正确引导与有效的调控。”

  作者:早报浙江专稿 徐益平


  爱问(iAsk.com)造船 相关网页约846,29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