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邮政储蓄银行年底或将浮出水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唐福勇

  自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后,邮政储蓄银行也开始真正浮出水面。

  银监会7月28日对记者透露,银监会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方案》要求,正在积
极做好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有关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方案》要求,积极做好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有关准备工作。

  银监会表示,《方案》的通过,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记者了解到,今后一个时期,银监会将研究制定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相关规程,并尽快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核准。

  我国邮政储蓄始办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停办。1986年,为充分利用邮政网络筹措资金,国务院恢复邮政部门代办储蓄业务。1990年,邮政储蓄存款由代办改为全额转存人民银行。2003年8月1日,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段,此后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用,原有的存款(约8290亿元)继续按4.131%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

  但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邮政储蓄与邮政企业混合经营管理的体制问题日益突出,各种风险难以防范,特别是邮政储蓄新增资金自主运用后,由于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非独立法人机构,邮政储蓄体制与风险管理的矛盾日益加深,突出表现在:一是邮政储蓄无法依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二是由于国家邮政储汇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渠道难以得到灵活拓宽,随着新增储蓄存款快速增加,资金运用难的问题突出;三是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混岗作业、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四是邮政储蓄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不清,财务与邮政混合,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监管难以深入查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问题的存在,已经导致当前邮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一些邮政储蓄机构违规经营严重,影响了地方金融秩序;不少邮政企业挤占挪用了邮政储蓄资金;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难以防范;邮政储蓄机构内控薄弱,资金案件不断发生,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邮政储蓄分流农村资金问题亟待解决。

  银监会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其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必须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使邮政储蓄业务从邮政部门完全独立出来。

  而且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将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利于邮政储蓄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水平;更有利于理顺邮政与邮政储蓄的关系,促进双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并能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问题。

  从目前来看,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已经有了很好的一些内在条件:

  资金方面,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2285亿元,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25%,储蓄规模仅次于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自主运用形成的资产已达3519亿元。

  经营网点方面,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在全国已超过36000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成为国内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并且,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已占邮政业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具备资金与网络的优势,使得它可以通过其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和积极的资金运用,占据并成为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监会正积极督促国家邮政局尽快做好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准备工作,重点在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分账核算、人员专业化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方面做好准备。

  银监会对记者表示,争取今年内在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