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农民!(明人明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8:43 人民网-市场报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真诚地关注“三农”问题。但凡不愿对现实闭上高贵的双眼,就能感受到农民身份的困窘。就算你生活在“祖国的心脏,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难道你未见过灰头土脸的农民工,未见过满脸沧桑的上访者,未见过蓬首垢面的老乞丐和流浪儿,未见过大学校园表情呆滞的贫困生?刚刚读到一首催人泪下的诗《打工的名字》,诗中这样写道:

  本名民工

  小名打工仔/妹

  别名进城务工者

  曾用名盲流

  尊称城市建设者

  昵称农民兄弟

  俗称乡巴佬

  绰号游民

  爷名无产阶级同盟军

  父名人民民主专政基石之一

  临时户口名社会不稳定因素

  永久宪法名公民

  家族封号主人

  时髦称呼弱势群体

  这样的诗,我相信能感动所有的人,引起人们对农民与民工的同情。

  去年深秋,我与同事们一起到苏州太湖边的东山镇陆巷古村开会,并游览了太湖里秦少游游憩过、宋徽宗征花石纲的“三山岛”。电视剧《桔子红了》就是在那里取景的。风光是那么美,美得像人间仙境,可是村中、山中见不到几个年轻人,荒废的宅基地与宅院比比皆是,红桔满树任它们发霉长绿。皆因城市化的吸引力太强大了!身临其境,我不禁载欣载悲,传统乡村社会的挽歌已然奏起,田园牧歌即便有过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比那种昧良心倒行逆施盘剥农民的贪官污吏更可怕的另一种情景是,以“长远利益”、“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等“大义”和大旗来剥夺和剥削农民。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民做了一次“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牺牲品。北大教授、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当年搞粮食统购统销,搞贻害至今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是为了集中财力搞工业建设。现在有些人(有追求政绩的官员,也有鼓吹“代价论”的学者),要农民再做一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牺牲品。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把农民、农民工当人看待,而不是当实现利润和所谓“国家利益”的会说话的工具对待,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或者说,有了解决的希望。

  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他出生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农民”的鲜血。中国农民的脊梁挺不起来,缺乏做人的尊严,哪怕你手里有出国护照,甚至有专机可在五大洲飞来飞去,你在文明世界里仍然不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市场报》 (2005年07月29日 第八版)

  作者:鄢烈山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