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主力资金入市推动股指涨幅评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5:4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新主力资金根据政策明确的方向,并依照经验给定相应的入市率,入市资金规模将近1000亿,中期滞留于市场的资金数量会在600亿左右;新主力资金入市带动备投中标50指数中的30余只个股流通市值增长率为66%左右,带动大盘流通市值增长率为26.85%,大盘流通市值将增至11114亿左右;依照大盘流通市值增长率推算,新主力资金入市将推动上证指数上涨至1279.68点;深证指数上涨至3378.63点

  1 新主力入市资金来源及入市比例

  新主力资金入市的政策依据

  中国证监会2005年7月11日出台新资金入市相关政策:1、央行对券商再贷款以进行财务重组、改善券商的治理结构,壮大券商的市场力量,扶持健康券商为股票市场的繁荣发挥积极作用;2、管理层允许有条件的券商发行融资债权,对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机构提供流通性支持;3、银行号基金公司开始面世,将成为基金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4、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贷款,相应增加基金公司的可运作资金规模;5、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的入市力度,再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都流露出入市的意向。

  新主力入市资金来源与入市比例

  从2005年7月份开始,根据各类信息汇总判断,将会有1000多亿元的主力资金作为准入市的资金准备。在假定的入市率下,可入市的资金为900多亿元。(注:QFII、社保基金、银行开放式基金、企业年金、保险金、国企入市资金、游资的入市率依照股票类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及其他类型资金的历史投资经验值确定;投资者保护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入市率考虑到资金的性质和用途,给予较低的比例)。

  这些新入市资金的来源,一方面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沪深证券市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和幅度,投资价值逐渐凸现,对场外资金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中投资者保护基金、QFII、银行开放式基金、游资有着比较充分的保障,入市规模约为700亿左右;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金、基金管理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券商股权融资、券商流动性贷款融资、国企资金入市等在2005年8月后也有望兑现,扩大入市、开闸入市绝非空谈。我们以上述资金规模和给定的入市率作为假定,这些资金的入市规模大致在300亿左右。根据资金的性质判断,由于这些资金以长期投资居多,可以初步判定,在入市后大致会有600亿左右在未来的3-6个月内滞留于证券市场,从而对中国目前比较低迷的市场起到托市作用,为我国证券市场在1000点的相对底部实现中等级别的反弹或反转创造条件。

  新主力资金入市投资股票的假定

  根据以上资金性质和投资偏好,入市后往往会投资于业绩良好、成长性高的股票。值得投资的股票有很多,我们具体选股的条件是:1、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长率大于零,以保证投资的公司近两年具备很好的发展能力;2、2003年、2004年末有派现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注重股东获得的投资回报。根据这两方面的条件,我们从沪深两市选出459家上市公司。这459家公司大致涵盖了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及中标50指数(注:中标50指数即中信标普50,来源于聚源数据)中的优质个股。

  假定1000亿元入市资金投资于中标50中的优质指标股,我们依据上述选股条件对中标50股票进行筛选,得到31家业绩优良,经营管理良好的指标股,这些指标股都包含在459家上市公司里。

  在资金进入市场时,我们按照31家个股的流通A股占31家股票总的流通A股的比例作为资金投入的权重进行1000亿元分配。在净买入的情况下,个股获得的资金及流通市值增长见表1。

  随着1000亿元资金投入到31家个股引起市值上涨的同时,必定带动其他428家优质股票的上涨。假定按428家总的A股流通盘与31家A股流通盘的比来分享31家的上涨幅度,具体公式是:428家优质个股上涨幅度=31家优质指标股加权上涨幅度*31家优质指标股A股流通盘/428家优质股A股流通盘,则会带动优质个股流通市值较大幅度上涨,并对大盘市值上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而分析1000亿入市资金对大盘流通市值和指数的影响,并最终推测出大盘上攻的具体空间。

  2 资金入市对流通市值和股指的影响

  资金入市对股票流通市值的影响

  我们以2005年5月15日为基期参考日,459家优质个股流通市值是5159.1421亿元,流通股10393389.99万股。其中31家中标50指标股流通市值1977.5301亿元,流通股3433259.622万股,余下428家优质股的流通市值是3181.612亿元,流通股6960130.368万股。整个A股流通市值为8762.4402亿元,不含459家优质股的流通市值是3603.2981亿元。

  1000亿元资金投入31家指标股后,31家公司流通市值加权上涨0.663223。31只指标股新的流通市值=1977.5301×(1+0.663223)=3289.0735亿元。

  根据剩下428只优质股票与31只指标股的流通股比例为权重,将带动428只个股流通市值增长0.32715。428只个股新的流通市值=3181.612×(1+0.32715)=4222.4764亿元。

  在459家之外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保持动态不变或恒定的假定下,1000亿入市资金刺激下的A股流通市值则为:

  A股流通市值=3289.0735+4222.4764+3603.2981=11114.848亿元。

  A股流通市值增加=11114.848--8762.4402=2352.4078亿元。

  因此,流通市值增长率为0.2685。

  资金对股指的推动影响

  1、股票指数与流通市值的关系

  经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某些股票指数与流通市值之间有较强的一元线性关系。

  我们设定三个参数分别代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两市A股流通市值。假定随机误差相互独立且服从期望为零、标准差为?鄣的正态分布。

  根据入市资金可使静态的流通市值达到11000亿元以上,所以我们选择以往流通市值在11000亿元左右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来源于2005年2月1日-4月29日的交易情况。

  通过对模型的反复改进和检验,我们得到上证指数与流通市值关系是拟合度较优。深证成指与流通市值关系的拟合度次于它 。

  2、1000亿资金对股指的影响

  预计资金投入到股票市场后,暂不考虑市场信息恢复和动态的连续影响,就将引起两市A股流通市值增长到11114.848亿元,相应的上证指数将攀升到1279.68点位,深证成指将攀升到3378.63点位。

  另外,通过对以往的流通市值对应的指数分析比较来看,与我们预测的结果是比较一致的。

  结合表2可以看出,大盘在2005年2月17日-3月15日间,有6个交易日流通市值在11100亿元左右,而对应的大盘指数与我们预测的上证1279.68点,深成指3378.63点相差不大,其平均流通市值11156.2亿元,对应的上证指数平均是1281.859点,深成指平均是3322.824点。因此,资金的注入将推动股指攀升。

  作者:民生证券研究所 袁绪亚 聂小丽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