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洋务运动”突破竞争天花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3:41 每日经济新闻

  一场”新洋务运动”正在中国悄然进行: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TCL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又合资法国汤姆逊公司;中海油积极收购优尼科等等。中国企业收购与希望收购的国际企业名单还有很长的一串。

  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低成本优势不再是中国企业特有的优势,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企业领导的心头巨石。

  这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竞争,它不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全球范围的决战,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已经只有5到10年。

  中国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突围”,首先要开阔视野,超越”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学会”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一个准确的全球市场定位,才能更好地找出冲击世界级企业的突破口和路径。

  过去,我们一直提倡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始终没能解决”两板”问题———跨国公司上控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即所谓”天花板”;下控国际渠道和品牌,即所谓”地板”。

  我相信,如果原来的战略不加改变,我们的民族企业就很可能沦为国际产业大分工下的”现代帮工”,很难产生一批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所以,中国企业要转换思路,调整心态,采用”新洋务”战略,整合全球资源,以市场换股权,积极”走出去”,方能增加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胜算。

  重新定位

  

  世界工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经济强国的实力也正发生关键性的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这一历史机遇同样也降临到中国企业身上。

  如果把握不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的产业乃至国家就有可能被”边缘化”。

  在全球产业分工的版图中,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廉价资源的基地和巨大的未开发市场。然而,能向这些跨国公司发起强力冲击的企业寥寥无几,仅有做袜子和打火机的企业显然是不够的。

  眼下,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局面给企业家带来的问题非常严峻:中国企业在未来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是什么?是仅仅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身份,还是在诸多战略性行业中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进而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如果对后一个问题作绝对肯定的回答,企业就必须完成一个大跨度的跳跃。要成功实现这一史无前例的跳跃,优秀的中国企业家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从根本上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切实可行的”跳越路线图”。

  

  新洋务

  

  战略联强抗强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至少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才拥有如今的经济实力,而当前的国际竞争,显然不可能给中国企业一百年的时间。

  在赶超世界级企业时,中国企业要明白一个道理:哪怕三个”一段”联手也很难对抗一个”九段”;跻身世界一流的上上之策(可能是唯一出路),就是借另一”九段”之力,联强以抗强。这一”以强制强”的思路将为民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纵连横、跻身一流奠定基础。

  因此我认为,解决之道就是推行”新洋务战略”:借力打力、以强制强。其实施路径是:凭借巨大市场对世界级企业的强烈诱惑力、影响力,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与部分世界”九段”级企业联盟,或兼并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采取拿来主义,以市场换”大脑”,以市场换股权,迅速打造自己的”镇山之宝”,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洋务

  战略”强调企业超越国界,从全球的角度看问题,寻找、整合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使之为我所用。

  当然,目前流行的并购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战略视野和思维方式的调整,切忌为了整合而整合,为了并购而并购。

  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到底缺什么,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果断行动———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会等你长大。

  这一点上,TCL的国际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过去大家都说要先把产品卖到国外,或者说在国外建厂后再慢慢树立品牌,但TCL采取了国内和国际优势互补统筹的做法,先和汤姆逊合资成立TTE,接着又合并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

  这种做法就是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和渠道能力,换取对方成熟的品牌、国际渠道以及部分研发能力,以市场换股权而非技术。

  毕竟,获取技术的再生能力比获得技术本身更重要。

  问鼎世界关键看人才

  从本质上讲,一流企业的竞争就是一流人才的竞争。全球化格局下,组建战略性联盟,或通过收购世界”九段”企业进而实现向顶尖企业的跳跃式发展,或许是留给中国企业问鼎世界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可能成败在此一举!

  实施”以强制强”战略,一大难点是整合高级人才,全球资源的整合归根结底是国际高端人才的整合,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在世界范围内系统地整合高端人力资源。这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跨越的障碍,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我认为,整合高级人才的关键是”攻心为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东方之”道”(比如儒家)与西方之”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后的西方主流文化)的融合。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家须有高瞻远瞩的全球战略视野,心怀跻身世界一流的坚定信念,用”新洋务”战略思维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利用全球的”智脑”使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实现大幅跨越,屹立于世界一流企业之林。

  海纳百川,全球人才为我所用,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我坚信中国企业家不会让我们失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