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应对国外低成本航空的冲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构建平等的外部竞争环境——

  编者按:

  “为提高民族航空业的整体竞争力,改善国内民航业的市场环境,构建与国外航空公司平等的外部竞争环境已刻不容缓。”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航业竞争力研讨会”
上,来自国内权威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和民航业内人士强烈呼吁。

  这个以“构建中国民航市场良好环境,应对国外低成本航空的冲击”为主题的研讨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中国经营报社共同主办,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与会专家分析,中国航空公司相对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竞争的劣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内航空公司不可控成本所占比例过高,成本降低空间十分有限;二是机票价格尚未完全放开,即使国内航空公司能把成本降下来,能做好收益管理,也不能以低廉的票价面向市场;三是政府管制及其他因素严重影响其竞争力。

  就如何提高中国民航业竞争力,专家建议:

  一是制订明确的民族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并对该行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二是降低飞机进口关税、增值税,减免飞机、发动机、航材境外送修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及飞机短期租赁业务预提所得税;三是打破航油、航材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四是对行业性管制实行开放政策;五是对国内支线航空给予政策支持。

  与会专家认为,民航业的发展问题是影响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在扶持民航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其他产业的利益,专家建议,应当站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全面考量,权衡利弊,从大局出发,扶持各产业共同和谐发展。

  刘捷音

  (奥凯航空公司总裁)

  国内民航业目前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航空公司成本的降低:

  第一,中国的航空公司没有自主引进飞机的权力,飞机购置以及维护成本很难大幅度降低。

  第二,低成本航空公司需要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而中国民航业不具备成熟的人才流动市场。

  第三,中国民航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太高。对国内航空公司而言,能不能执行一条航线,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第四,中国民航业缺少完善的配套政策。国家的出厂油价是4146元/吨,所有的机场基本价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调整价,根据机场用油量来调节,可是80%的机场的燃油加价是2500元,包括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是如此。如此一来,航空公司谁还敢去飞西部航线?所以供油市场这种配套制度,实际上也需要深层次的改革。

  樊纲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对于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问题,要做具体的分析,要研究到底是航空公司自身成本控制的原因,还是国内外政策的差异造成的。

  首先是燃油的问题。全世界的油价都在上涨,究竟是国内航空公司成本控制的能力太差,还是国内外燃油差价导致了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下降?要做深入的分析。

  再就是起降费问题。单就国际航线而言,起降费用总体上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究竟是国内航空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太差,还是国外对航空公司进行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要做进一步研究。

  关于支线补贴的问题,在中国的支线航空市场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支持,但政策倾斜是向航空公司倾斜,还是向机场倾斜?是开放市场让干线和支线平等竞争,还是现在垄断着干线机场,把中小公司逼到支线机场上去?这些需要通盘考虑。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首先应该打破对干线的垄断,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考虑给支线航空某种政府鼓励政策。

  提高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国内航空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二是在政策方面给予配套支持。需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如打破燃油垄断,降低燃油价格,打破维修垄断,降低维修成本等。

  胡鞍钢

  (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这几年,中国民航业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民航客运量已经达到1.21亿人次,比1997年翻了一倍,今后十年至十五年,或者是二十年,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运、货运市场。

  结合对民航业行业性质的分析,我认为,要提高民航业的竞争力,就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就是要制定一个更加规范的、明确的、可预期的、透明的产业政策指导性文件,做出一些长远的规划和设想,提出民航业发展的一些重要的目标,包括民航业发展的特色,提出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或者有条件的发展什么。

  第二方面就是应该更加清晰政府和市场这两方面的关系。政府所关注的应该是民航业市场准入的资格和条件,比如制定、完善飞行安全、机场安全的标准。政府应将市场的自主权还给民航企业,包括购买飞机的自主权、航材的进出口权、定价权、航线的准入权等等。

  最后一点,我想简要说一下中西部地区的支线航空问题。支线航空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目的性,对于支线航空,政府的补贴是必要的,比如,政府应对每年收取的民航建设基金提出一套分配机制,根据全国性公共产品性质来合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励航空公司为中西部地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刘纪鹏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高级顾问、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今天会议的核心话题是民航业竞争力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全行业、国家利益、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

  首先是对支线航空的认识问题。我认为,在未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应当成为全民奔小康的重要环境,支线航空也应该成为全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支线航空。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结合问题。地方政府要支持支线航空,培育支线机场,就应该取消歧视政策,打破行政垄断,就应该对支线航空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就不能把机场安全等方面的所有费用都摊到航空公司身上,而应该用公共财政来支出这笔费用。作为一个航空公司,应在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站在全民奔小康、西部大开发和民航业迎接挑战的高度考虑支线航空的问题。

  谢伏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民航面临的外部竞争在加剧,国内的竞争在未来也会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条件下,讨论如何构建中国民航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应对国际竞争,对于促进民航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与国外航空公司相比,我们在竞争中确实存在着多方面的劣势:

  首先是成本结构。国内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当中,飞机的购置很大程度上不完全是市场行为,而飞机零部件维修费用与国外航空公司存在很大差别,在同样上涨的油价的情况下,国外航空公司的航油供应体制是竞争性的,而国内市场是垄断的。

  第二个方面是金融环境。国外航空公司有很多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用,可以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套期保值来锁定航油成本,但是国内的航空公司没有这种金融工具可以规避风险。

  第三个方面是票价。目前的机票很多还是通过中介机构销售,销售成本很高,国外航空公司利用网络销售,销售成本低,国内民航业在这方面也有改进的余地。

  我们要分析哪些情况是与外航同等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哪些方面是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对于那些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应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改进。

  王忠明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加入WTO的本质的含义就是引进竞争,输入压力。竞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可以有选择生存的权利,同样的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但对国内航空公司而言,不仅选择生存很困难,选择死亡也很困难,这都值得研究。

  竞争力培育之所以是个沉重的话题,是由国内民航业本身沉重的翅膀决定的,体制障碍而导致的制度成本始终是影响民航竞争力培育的主要瓶颈。国有民航企业本身有一个深化制度改革的问题,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虽然自身的制度成本相对要低一些,但是它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受到了制度成本的制约,所以说,培育竞争力更多的应该关注怎样降低制度成本。

  民航业的竞争力确确实实有相当多的相关性,我们应当有一种紧迫感来研究这些问题,同时也需要有一种宽容,要以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中国民航业,一方面,我们应为它的发展感到高兴,同时也应为更好的应对来自国际民航业的竞争而感到紧迫。我觉得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更多的相信,力量永远在市场一边,开放、开放、再开放。

  田保华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我想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空域资源的问题。中国的空域资源跟美国无法相比,美国的空域基本上是开放的,中国的空域是管制的,空域资源非常有限。

  第二个问题是关税的问题。美国的飞机是自行生产的,没有关税的问题,而我们的飞机基本上是要靠进口,而且政府对企业购买飞机进行政策干预。

  第三个问题是航油的问题。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对国内航空公司而言是很大的威胁,中国已经从原油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成品油,关税下降到了6%,但是还有17%的增值税,原油征税,表面上好像是为国家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收入,但实际效果是适得其反。

  任若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国内民航业的看法:

  一是看待问题的视野问题。美国人的出行基本上不是航空就是公路,或者是自己驾车。但是在欧洲的模式里面,铁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讨论民航业发展问题的时候,应该跳出行业的局限,在比较综合的视野下来思考解决中国人出行的问题,从而分析航空业能够起到的作用。

  二是航油的价格问题。航油价格上涨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本提高了,利润被吞噬了。为什么国内航空公司过去有利润,现在却没有利润?在这里面,一方面是金融衍生工具的缺乏,无法套期保值,另外一方面,在全世界航油价格都上涨的情况下,为什么国内的航油会比新加坡每吨高出六百元?这个问题也值得研究。

  三是国际竞争力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家长期讨论的问题。中国航空公司是有成本优势的,因为国内人力成本很低,但这个优势被其他方面的高成本所侵蚀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害怕低成本,如果我们不论是通过政策调整还是通过自身提高效率,从而降低硬性成本,就能打造出国际竞争力。

  李堃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主任)

  民航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民航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其他行业不同,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民航业的竞争力中,枢纽机场建设和航线网络建设非常重要,目前国内三大枢纽机场都已经基本饱和了,而需求量的发展却非常快,如何加快枢纽机场的发展,是提升民航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要进一步发展支线航空,没有支线作为补充,干线机场和枢纽机场的竞争力也很难发挥出来。

  民航业的竞争力涉及到国家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但目前的机型基本上是由波音或空客垄断,我们应该考虑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国内的航空工业,这对于降低航空公司成本、提高竞争力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张文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去年民航业1年赚了过去10年的钱,今年已经出现亏损,这样一个重大的转折,说明民航业还非常脆弱,说明民航业需要做结构性的调整。

  我们到底有哪些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调整?首先我想强调一点,我们的管制制度要做好改革,这是总的思想。管制制度哪些方面目前可以改,哪些方面目前改不了,这是需要我们去理清的。

  关于支线飞机的税的问题,国家现在的政策是保护国内的,扶持国内的支线飞机生产,这是有来历的,很多年前就有。而且我们航空一集团、二集团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影响能力是很大的。支线目前这方面也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但这两方面管制的政策应该放松。

  还有一个是航油,航油这一块儿要避免垄断,打破垄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难?他们垄断,最重要的是加价,进价都是一样的,但是有很高的利润的。这方面完全是可以打破垄断的,哪怕引入一个国有的公司进来,也可以。

  另外一个就是运营,要放宽市场准入,让新的航空公司进来,人家赚不赚钱,能不能活下去这是人家的事,你首先门槛别那么高,你让人家有一个分层竞争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倒推机制,通过引入竞争,输入压力,他这个人新进入之后,会想办法来逼着我们别的方面管制放松,这是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

  曹建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

  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性问题。各位专家学者在讨论民航业竞争力问题时都没有提到汇率的问题,我认为汇率问题是中国民航业目前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成本结构看,航空公司主营业务成本里面有三大部分,飞机、航材成本、航油成本、起降费。成本里最主要的就是航油,从目前全球持有来看,炒作因素是根本的,加上中国的粗放增长,全世界都对中国石油的需求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增长预测。在飞机购置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汇率的问题,一架737价格为4000万美元,折合3.5亿元人民币,A380的价格是1.8亿美元,这样高的价格用来折旧,用人民币收入来冲抵高汇率时购买的飞机,必然提高航空公司的成本。

  从全球来看,民航业并不是全球化的,美国公司想进入中国市场,也需要与中国签订双边协议,不可能在全世界进行飞机航线的布局。但是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跟国外航空公司同样的条件,同等的竞争条件,给航空公司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就需要进行民航体制改革,改革空军管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

  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按照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证监会的行业排行,在13类的第一集团分类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利润是最高的,但交通业中利润率最低的却是航空运输业,仅仅高于管道运输业,其根本原因在于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

  我们选了3家航空公司,分别是中国的南方航空,美国的西南航空和JetBlue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南航的工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7%,而美国西南航空占50%,JetBlue占39%。第二,南航的航油成本是占总成本34%,而西南航空和JetBlue只占20%和29%,相比之下是差距比较大,这可能也是航空公司呼吁打破航油垄断的一个理由。第三,美国两家公司的起降费都在总成本10%以下,而南航是19%。第四,维修费南航占总成本16%,西南航空9%,JetBlue5%。

  因此可以看出,要提高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打破航油、航材的垄断,要引入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市场更规范,更有效率。

  高辉清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发展战略部规划处处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内民航业的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空业是一个跟景气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而我国的景气周期相对比较长。

  第二,中国民航业改革的前景十分广阔。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国的民航业是带着枷锁的运动员,如果把制度上的障碍、枷锁去掉以后,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力要远远高于国外航空公司。

  关于如何提高国内民航业的竞争力,我有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政府对于民航业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第二,在市场开放的策略上,首先要在国内放开,并对国内民航业实行适当的保护和倾斜,尽快把国内市场培育成熟。

  第三,要把竞争压力转化为改革动力,彻底打碎强加在航空业身上的枷锁。

  冯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中国民航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分析以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在今天的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大家普遍的观点还是要进一步开放,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消除制度障碍。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也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