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央行下半年有望放松银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1:10 南方都市报

  

央行下半年有望放松银根

央行近日召开会议鼓励商业银行向健康企业放贷。 本报记者吴伟洪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银行集体慎贷,巨额资金涌向央行票据和债券市场

  央行下半年有望放松银根

  昨天上午,各银行巨资抢购中央银行票据达到几近疯狂的程度:100亿中央银行票据以创历史新低的利率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上证国债指数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而国债利
率随之降至历史低位。银行为何突然青睐央行票据和债券呢?“存款激增但整体慎贷,银行被迫挤入上述市场寻求盈利。”这几乎是所有接受采访的银行界人士的一致观点。

  但记者获悉,央行已召开会议鼓励银行业将资金投入健康企业,并有望在下半年通过各种贷币工具放松银根。

  银行巨资抢购票据和国债

  昨天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招标发售100亿一年期央行票据。令市场大跌眼镜的是,央行票据此次中标利率为1.3685%,比上周同期低逾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票据利率有史以来的新低。”广发行资金部一位负责人如此评论。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上证国债指数再度跃上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国债整体收益率将随之反向下降。

  “这是巨量银行资金涌向央行票据和债市的结果。”这几乎成为货币市场各会员单位代表的一致观点。更有一家上市银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因为过多资金涌入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急剧下行,拆借资金成本甚至已低于吸收存款成本,甚至出现部分机构利用货币市场融资并转为同业存款进行套利的现象。

  银行为何将如此巨量资金投向货币市场和债市呢?记者分析央行有关数据得知,上半年,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累计激增2.6万亿之际,贷款只增加1.45万亿。与此同时,存贷比从1月末的74.7%降至6月末的70%!而1.45万亿的贷款增量相比央行本年度2.5万亿的目标尚距1.1万亿。在广州地区,上半年各项贷款投放更出现少增现象。

  根据银行业放贷规律,上半年通常是放贷高峰。对于慎贷一词,接受采访的银行业人士均未否认。由于资本市场仍未回暖,投资渠道狭窄,银行存款激增。两面夹击之下,银行资金为追求稳定盈利而被迫集体涌入货币市场和债市。

  宏观调控导致银行慎贷

  银行业为何集体慎贷呢?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一位主管信贷的负责人称,上半年,银行业确实存在慎贷现象,但并非主观意愿上的“惜贷”。造成此次慎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行和中行及工行相继股改以及交行上市,监管部门对这些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严格要求,严格的资本约束机制抑制了银行的放贷冲动。与此同时,几大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信贷项目的要求更为严格,如贷款权限上收和执行更严格的审批标准。而宏观调控则是银行业集体慎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钢铁和房地产等行业和投资项目被限制。

  此观点被银行业普遍认可。在广州市政府近日召开的广州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与会的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及交行驻穗机构相关负责人亦多持上述观点。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上周六在广州举行的“花旗2005年夏季论坛”上表示,花旗预计,因为宏观调控,中国GDP今年增幅将达9.3%,低于去年的9.5%,而明年GDP增幅将为8.8%。

  “如果盲目放贷,新一轮不良资产将产生。而贷款资产质量正是各银行放贷首要考虑的因素。”某家欲赴香港上市的银行的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解释“慎贷”原因。

  央行发出增加放贷信号

  银行业集体“慎贷”已引起央行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央行和一些地方政府希望商业银行在下半年加大放贷力度。

  在近日举行的呼和浩特会议上,央行发出了下半年放松银根的信号。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要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商业银行应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多家商业银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央行近期已减弱资金回笼力度。种种迹象表明,央行下半年可能再度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并可能通过窗口指导放松银根。而对于中国经济将转冷的观点,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公开表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速将有所回落,回落属正常回调,整体经济不会转冷。

  地方政府亦希望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最近召开的广州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当与会银行人士得知广州下半年将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均表示,将全力支持优质项目和企业。事实上,6月末全国贷款增幅已开始止跌微升。

  但仍有不少银行人士认为,银行下半年会否大幅增加信贷投放还需观察国家政策取向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

  本报记者 谢艳霞 实习生 戚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