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破产托管事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7月22日发表公告宣布,南京汽车集团当天成功竞购了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部,从而使历时多日的罗孚汽车竞购战尘埃落定。
据了解,普华永道在最近几个月先后与3家公司就罗孚公司的拍卖事宜进行了谈判。除南汽集团外,另外两家分别是上海汽车集团和伯明翰当地一些企业家组成的联合机构。而竞购罗孚的谈判进入7月份后在两个中国买家之间不断升级。7月初,上汽抛出“回马枪”投标计划,表示欲与一家海外财团联合投标罗孚汽车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位于英国伯明翰的长桥工厂,之后不甘示弱的南汽在两度“出局”后又以5000万英镑“第三次出手”,而就在普华永道即将“一锤定音”之时,上汽又甩出更高的收购报价以及雇用3000名英国员工的诱人条件。一时间,上汽、南汽这两家国有大型汽车集团面对已经破产且已走投无路的英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展开了力度颇大的角力,他们互不相让,竞相抬高买价,都大有志在必得的气势。尤其是上汽集团,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谈判经验,似乎都更胜一筹。而且此间英国媒体也报道认为,上汽对罗孚剩余资产的收购已获得了原罗孚工会及英国工会的支持,因此胜算更大。
然而,普华永道最终却选择了南汽集团。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标题为“南汽收购罗孚出价可能高达6000万英镑”的报道认为,“南汽一举收购了罗孚、MG以及引擎供应商Powertrain,此举可望为长桥地区创造2000个工作机会。”另外,该报引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言人的消息称,“南汽之所以成功击败上汽与当地财团成功购得罗孚,主要原因是前者较高的出价,并且没有附加任何相关条件,因此监管机构最终选择了南汽。”
美联社则引用了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的话,称南汽的出价略高于5000万英镑。文章称南汽将把部分生产、包括引擎制造的工作迁至中国,但将在英国当地设立研发与技术中心。
与上面的报道相比,法新社的文章或多或少有些隔岸观火的意味,在标题为“中国企业收购破产罗孚”的报道中,作者称“南汽的此次收购让英国仅存的大规模制造商看到了恢复生产的希望,对于长桥地区6100名前罗孚员工来说,任何一方的收购都是他们热切盼望的,同样,对于因罗孚破产而深感颜面无光的英国政府来说,这一收购行为同样让他们感到如释重负。”
7月23日,南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汽此次是整体收购罗孚汽车,包括罗孚轿车、MG罗孚跑车以及引擎供应商Powertrain。此前,罗孚旗下的陆虎和MINI两大品牌已经分别被福特和宝马分割了,因此不在收购之列。对于罗孚14亿英镑的巨额债务,由于罗孚已经破产,因此债务跟此次收购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以后生产的车型是否仍将沿用罗孚和MG两大品牌,南汽方面表示,南汽此次收购的只是罗孚的知识产权和制造技术,并没有收购罗孚的品牌,因此将来用什么样的品牌现在还无法确定。
对于人们较为怀疑的南汽收购罗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位负责人称,南汽的融资渠道很多,首先是南汽集团总部土地置换来的8.5亿元,其次是政府资金的投入以及和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等等。
上汽股份也在7月23日晚就罗孚竞购战结果对记者作出回应,表示“对于普华永道宣布的决策表示遗憾”。上汽股份有关负责人提供了普华永道发出的资产出售声明,并就罗孚资产的竞标结果表明了态度。上汽方面声明,对于此前已经购得的罗孚25、75系列轿车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上汽股份将遵循国际惯例,采取法律手段严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汽同时表示,此次竞购虽然落空,但对其日益迫近的“2007年生产5万辆自主品牌汽车”时间表不会带来影响。
与此同时,来自普华永道的罗孚及其动力系统公司的联合托管人TonyLomas则在23日向上汽发出的这份声明中谈到了选择南汽的直接原因,这份声明称,“直到上周晚些时候,上汽仍然仅就购买动力总成资产提出过竞标。本周周一(7月18日),上汽提交了一份包含罗孚及其动力系统公司所有资产的带条件的标书。然而,该标书当中的相关标准(thelevel)以及附加条件所引起的制约性,使南汽的标书成为倾向于进一步推进的选择。”
对于此次竞购的最终结果,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处于关键期的南汽,希望借罗孚翻身的心愿极其强烈。收购罗孚,不仅可以解决技术难题,还有助于2006年30万辆、300亿元销售目标的实现;而对于上汽而言,由于去年6月上汽已经以6700万英镑的代价获得了罗孚两种车型25、75及发动机的知识产权,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达到了为其创立自主品牌汽车铺路的目的。
也有观点认为,虽然南汽在此次竞购中获得最终成功,但此次上汽与南汽的“外争内合”可能是双方共演的一出“双簧”,表面上是这两大国有汽车集团的直接交手,但上汽因为已经拥有核心技术,因此它们最终有可能形成二者联手共赢的结果,也就是实力较弱的南汽竞标成功,之后与上汽全面合作,这可能是最终的目的。
作者::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