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银行表示不会推迟上市(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02:46 京华时报
  作者: 陈琰 关洁来源:
中国银行表示不会推迟上市(图)
中国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股改进展。

  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关键时期

  昨天,中国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经营情况和股改进展。该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中行目前还未与任何一家境外投资者签署入股协议,但中行的上市时间表绝没有改变。今年年底之前,中行将完成上市准备。

  上市计划照常进行

  在交行成功在港上市、建行与战略投资者结盟之时,中行的上市进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王兆文表示,交行的上市经验与建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做法都值得借鉴。对于中行而言,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仍是加强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中行的上市计划仍照常进行。

  今年6月,中行行长李礼辉首度对媒体公开了该行的上市计划,中行的上市准备工作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该行将于明年年初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发行20%的股份。据此推算,中行的IPO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

  上市准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机构改革和人事改革也正顺利进行。王兆文介绍,在完成总行的改革后,目前中行的机构改革已推广到各地分行,全部的改革工作将于8月底完成。当前中行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董事会及其风险政策委员会开始在全行的风险管理中发挥决策和督导作用。授信业务审批开始向总行和一级分行集中,总行还成立了由行长任主席的内部控制委员会。

  同时,中行于今年5月启动的包括12个总行部门级正副职管理者职位、2个境内一级分行行长职位和11个总行资深、高级专业技术职位的高管招聘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目前已收到1056份应聘简历,其中海外应聘者有60多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中行提供的新闻稿显示,截至6月30日,中行全行资产总额45440.38亿元,负债总额42833.4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6.41%、6.08%,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长较快。

  在经营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也持续改善。截至6月末,全行的不良授信余额1000.11亿元,比年初减少92.33亿元,不良资产比率4.38%,境内外机构均实现不良授信余额和不良率的双下降。

  与此同时,中行的中间业务也平稳增长。这表明中行正由一家传统的以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银行转变为一家以发展中间业务为重点突破口的新型银行。上半年,境内行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31.5亿元,手续费收入增长平稳,新增各类信用卡51万张,新增收单商户1.1万家。中行新闻发言人周凝表示,年底,中行对股东的股本回报率将达到监管部门规定的11%的水平。

  引资进入关键时期

  一直以来,中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上“绯闻”频传。直至昨天,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在描述该行正在洽谈的战略投资者一事时仍是模棱两可。不过,王兆文在发布会上明确对记者表示,中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已进入关键时期。至于是3家还是5家,目前仍在商谈过程中。这一表态事实上也与中行前两天暗示的一则信息形成呼应。中行几天前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中行在引进战略一事上已取得重大进展。

  王兆文介绍,中行的引资原则是:不单为钱,因为中行并不缺钱,中行需要有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机构来完善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

  对前段时间瑞银单方面发布一则将以5亿美元入股中行一事,王兆文表示,中行对此事将不发表任何评论。不过,他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国内银行界定的“战略投资者”与“策略投资者”这两种境外投资者的身份差别。他表示,战略投资者不仅需要给银行带来一定数量的资金,还要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而策略投资者或许更多会看中国内银行在上市前后的套利机会,这类机构往往是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机会到了,便会立刻抽钱走人。比照中行的引资原则,中行需要的或许更多的是有管理经验的战略投资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