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工美产业需要品牌营销(行业分析)(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0:03 人民网-市场报
北京工美产业需要品牌营销(行业分析)(图)
被称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一的雕漆工艺

  “就工艺美术产业来说,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无论是在市场、人才,还是在资源方面,都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但是,这些却没有转化成为北京工艺美术产业的优势。”北京市工业促进局都市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兰青近日这样说。

  张兰青认为,近年来制约北京工美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营销。她比较形象地说:“北京工美领域没有经纪人的角色。”

  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在9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聚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逐步形成了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产业。北京工艺美术产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宫廷艺术,其中的玉器、景泰蓝、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宫绣被中外赞誉为“燕京八绝”。二是民间艺术,如绢人、面塑、泥塑、剪纸、风筝、内画等。但是在全国始终处于龙头地位的北京工美,在2002年前的近十年来效益却连续下滑,一些企业停产、破产,人才严重断档,技艺面临失传,品种数量也大幅缩减。

  北京在“十一五”都市工业发展中,明确把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工艺美术产业作为北京的特色地方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全行业统计数据难、资源缺乏整合、产品单一、经营面窄、竞争力不高等现象。

  北京工美产业急需一些懂得市场策划的人才思考一整套的运行办法,通过品牌经营和策划使工艺美术及其大师的地位提升,合力营造工美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这个产业的发展,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为了抓住北京发展都市工业和文化产业的机遇,根据《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正在建立三大平台———“人才平台”、“保护平台”、“展示平台”;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工艺美术产业的“名坊”、“名馆”、“名店”、“名园”,在崇文、房山等地区形成特色区域经济。

  北京工艺美术产业要在崇文区建成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基地———“京城百工坊”,并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坊”,建成全面展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水平的珍精品的“名馆”;要把王府井工美大楼建成为中国经营工艺美术品的“名店”;在房山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石雕艺术“名园”。产业发展要突出“四个结合”:一是保护人才、技艺与企业“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二是继承传统技艺、品种与创新相结合;三是工业生产与文化、商贸、旅游市场相结合;四是产业发展与区域资源优势相结合,推动产业研发,形成集群效应。

  北京市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这是我市首次对工艺美术产业进行立法。通过落实该《办法》,既保护了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和人才,又使北京这一特色产业能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

  未来几年是北京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奥运经济的带动,必将极大地繁荣北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作为与文化、旅游、家居装饰产业紧密相连的北京工艺美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张兰青说,工艺美术产业,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特种产业。我们要培养能拓展市场、创新思维的工艺美术“经纪人”,让市场带给北京工美产业巨大的活力,让工艺美术产品作为艺术品,在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同时,也为首都经济发展增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的“亮点”产业。

  《市场报》 (2005年07月20日 第十四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