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传媒观察 > 正文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记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1:35 人民网

  6月26日,《北京娱乐信报》摄影记者王巍在天通苑北区经济适用房选房现场正常采访时,遭到几名男子的阻挠和殴打。经武警总医院急诊室医生诊断,受伤记者王巍右手小拇指指甲脱落,右腿膝部出血伤,颈部被扭伤。拍摄器材也被损坏。

  7月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生活栏目的两位记者在西安东郊河滨丽景苑小区就房产“一女二嫁”纠纷进行采访时,遭七八名不明身份的人围攻,一部摄像机被损坏。

  正方观点:记者承负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在一个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相对处于多发的阶段,由于批评报道必然触动某些人的具体利益,由于总有那么一些人害怕群众知情,不愿让自己的“丑事”昭之天下。而身负舆论监督责任的记者,常常是单枪匹马在一线采访,要对付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甚至庞大的黑恶势力,自然就易受伤害。

  有些腐败分子、黑恶势力往往“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用笔揭批社会阴暗面、伸张正义的记者往往让他们又怕又恨,是记者的手将丑陋与罪恶写下来使其曝于阳光之下。正因为如此,新闻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一批批具有大无畏精神的记者,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斗士,成为公众钦佩的人,却同时也成了那些邪恶势力嫉恨的目标。几乎所有野蛮对待记者的案件都表明了这一点,抢夺损坏记者采访设备的、对记者拳打脚踢的,莫不是如此。

  在诸多记者遭遇暴力伤害的案例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记者“受伤”的重要因素在于,其往往冲在了打击社会假丑恶的前沿,过多地承载起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记者的“能量和作用”被无限地放大了。

  反方观点:记者也要洁身自爱

  正因为记者可以为官员扬名,又可以为他们遮丑,所以官员与记者狼狈为奸是较为普遍的。在圈内,哪些人是御用记者,哪些是“傻跑”记者,人们很容易就分辨出来。往往越穷的地方,越把记者奉为上宾。因为,它们需要提高知名度,他们的官员需要政绩和升迁。一些记者也便趁机吃喝要拿。一旦对方有所犹豫,便威胁"曝光",而一个地方确有短处怕被抓住。因此记者也就可以大胆要价和摆谱了。

  这些假记者“谱”很大,心很黑,手很长,四处要钱,八方许愿,吹嘘自己上能通天,下能入地,什么假话、大话都敢说。至于“采访”之后新闻稿怎样上报纸、上电视、上电台,那就不管了,那本来就是诱人或唬人的招牌。

  现在的很多娱乐新闻中,不是绯闻、离异,就是吸毒、争斗。要不然就是:某人要与某人在公堂相见,某人要与某人在海滩幽会。其实,诸如某人爱美隆了几次胸,某人有钱换了几次车之类,有些纯粹是个人的隐私,用不着媒体将无聊当有趣大肆渲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记者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