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手机拉近灾难现场 人人能当业余记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3:51 新华网 | |||||||||
伦敦7日发生系列爆炸事件后,最早一批近距离的现场照片不是来自大牌媒体的记者,而是来自手持照相手机的普通民众。《华盛顿邮报》7日指出,这种原本作为娱乐功能推广的新技术已经对现在的新闻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人能当“业余记者”
照相机与手机的结合,再加上传送文字和图片的能力,这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从现场向全世界发出消息。 7日伦敦地铁发生爆炸后,一名乘客发送出一张图像模糊、曝光不足的照片。当时他正和其他几十人一起被困在国王十字车站附近隧道内。照片上,地铁列车车厢的门被撬开,以使乘客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尽管拍摄水平相当业余,但几小时内,这张照片就出现在各国的电视屏幕和因特网上。有人在网上回应说:“在美国的新闻中看到了这张照片。为你们所有人祈祷。” 在英国《卫报》网站的网络日志区,有人贴了一张照片,并写下了乘客从地铁站蜂拥而出的情景:“我正走向出口,闻到一种气味,就像头发在燃烧。接着,人们开始走出来,脸上带着烟灰或鲜血。然后,就是这名妇女的脸,半边都是血。” 还有一些目击者在网上贴了那辆双层公交车爆炸后的照片。另一人则贴了当天傍晚伦敦人步行回家的照片,标题是:“今夜伦敦一片混乱。” 新技术惠及新闻业 照相手机曾经是新奇玩意儿,而如今,其销售量却已经是数码相机的4倍。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速的提高,手机制造商最近已经开始推出摄像手机,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送拍摄的录像或者把录像直接发送到网站上。 在这次伦敦爆炸事件后,各个网络日志网站和媒体网站都号召网民把他们拍摄的照片或录像传到网上。这种情况在去年12月印度洋海啸后就曾出现过。当时,大量震撼人心的现场照片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慷慨解囊,为东南亚受灾民众提供了不小的支援。 使用便携设备误打误撞记录下重要新闻事件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亚伯拉罕·泽普鲁德无意中拍下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情景,路人拍下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的事件,以及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美军虐囚照片等。 而新式影像装备的普及加速了这一趋势。美国波因特学院研究视觉新闻学的肯尼·厄比说:“手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已经导致更多纪实成分加入新闻领域。” 当然,依赖“业余记者”也有不利之处:新闻机构很难证实照片的最初来源及可信度。(赵卓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