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是基础
产品开发是一个战略,考验的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执行能力。
关于产品设计目的存在两重不明确性,其一是社会需要本身的不明确性,其二是将社会需要“翻译”为技术条件时,二者之间对应关系的不明确性。这就要求设计者有相应的预见性和推断能力。确定开发对象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决策正确与否,影响企业的兴衰甚至存亡。两重的不明确性,加上市场需要的变幻无穷、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使汽车产品开发的决策分外复杂,有人比喻为“一种巨大的猜谜游戏”,而这种游戏风险极大,并不有趣。
关于汽车设计的微观工程理论已经形成有体系的知识,而领导设计开发的宏观规律知识还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还停留于领导艺术的阶段,而且这种领导艺术只限于领导集团内部运用,是很难外传的。产品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引进,但是宏观领导艺术是不能引进的。
产品开发应该是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淘汰一代,不断地滚动前进,不能中断。老的产品要不断改进,新的产品要不断从设计图、模型演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在市场上发挥效益。如果没有这个循环,企业就会陷入数十年一贯制的僵化局面,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僵化将使企业很快会被淘汰掉。
制度创新是保障
一个新的汽车产业的崛起,首先取决于制度创新。福特先生发明了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把汽车工业推向了现代化工业的前沿,使汽车驶入了千家万户;丰田汽车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在灵活适应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效果;欧洲汽车工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推行全球采购、模块化生产、平台战略等,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汽车工业要崛起,必须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这方面我们仍然乏善可陈。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曾经热情地学习过国外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如全面质量管理、看板方式等,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老的企业机制本身就阻碍了企业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仍是我国企业创新的一个瓶颈。国际企业界不断涌现出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如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制度、6个西格玛、流程再造、扁平化管理结构、跨职能机动团队等,在国有企业中也很难生根。企业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迄今为止,最成熟、最有影响的管理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式、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职能部门制,提高了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平,但也带来了部门间互相割裂、难以协调的弊端,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压抑组织成员全面发展。与此相适应,企业组织就势必由专业化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从而使企业组织形态从高耸型向扁平型转变。
经济效益是根本
汽车工业流行的观念是大规模生产会带来高效益,规模越大,效益越高。但是事实上未必是这样。2004年,国内汽车累计产量为507.05万辆,与上年同比增长14.11%;累计销量507.11万辆,同比增长15.50%。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0.09亿元,同比增长17.49%;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0849.55亿元,同比增长16.88%;利润总额完成719.85亿元,同比下降5.95%;销售利润率6.63%,比上年减少1.62个百分点。在上个世纪由于高关税保护汽车价格畸高的情况下,前几年汽车市场高速扩张,汽车企业的利润也“超速增长”。2004年15%的增长速度也是非常高了,但是利润却大幅度下降,许多企业出现亏损,这说明国内汽车企业经济效益基本上还是靠速度,靠产量的扩张,而在压缩成本方面还是短腿。
诚然,2004年大规模降价是使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是2003年降价的幅度也不小。目前,企业降价无非是调整产品配置,消除“剩余技术”;或者压低采购价格,转嫁压力;除少数合资企业外,多数企业工资水平很低,靠低报酬来实现低价格。而在采购方面,至今没有一家企业真正实现集中采购,人员的减少更是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实行精益生产方式了。
在15%的高速度下仍然利润下降,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差得太远,只能靠高速度来盈利,是无法持续发展的。
社会责任是外因
汽车制造业今后在社会上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经济学的核心是解决效率问题,社会学的核心是要解决公平问题。经济学强调提高效率,但效率提高的同时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这样社会学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要实现社会公平。企业同时面临着这两方面的问题。
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求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劳动者的权益和环境保护,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联合国在1999年提出了企业界的《全球契约》,该契约要求跨国公司重视劳工标准、人权和环境保护,以克服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包括尊重人权、支持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禁用童工、反对强迫劳动、消除工作场所歧视以及发展与采用环保科技等内容的9项关于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核心内容。
目前,在国内汽车发展很快的情况下,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能源紧张、质量和服务纠纷上升、交通事故增加、停车困难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方面,国内汽车工业是否有“社会责任”?如果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
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生存之本。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