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 斐/文
近日,在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对国内外8家品牌的液晶电视首次全面评测中,在8项关键技术指标中,海信全面超越洋品牌继而摘得了对比度、亮度、固有分辨率、水平清晰度、功耗、高清格式的兼容性6项桂冠,海信“八大指标、六项领先”标志着中国彩电近20年来在高端产品技术领域超过国外品牌的历史性跨越,以夏普和松下为首的日系彩电被海信、创维为首的中国彩电超越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度的高低。
性价比成为日系彩电最大软肋
近日,海信营销公司总经理杨云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彩电正在横扫所有对手,性价比成为中国制造的杀手锏,日本制造价格高主要是因为成本高,并不是因为质量技术好,所以海信、创维、厦华等中国技术派彩电的崛起就让日本企业优势不再。海信成功地从西门子手中夺回国际知名商标,并在“信普争霸”中击败日本夏普后证明了中国彩电性价比制胜势如破竹;当中国彩电大打技术创新战之际,日系彩电的夏普、松下、索尼、东芝、三洋等“价格派”在失去技术优势后纷纷以价格战寻找立足之地,但由于人力成本与管理成本都太高,在价格战中总是被中国制造牵着鼻子走。松下、索尼等销售人员也坦承:中国制造的性价比战略太厉害,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大件商品上与中国制造长期抗衡。
海信的周厚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长虹囤积彩管引发价格大战是中国制造第一次在性价比战略上的量变,中国彩电卖得最多;现在以夏普、索尼、东芝、三洋、松下等为首的日系彩电改打价格战,逼使中国制造在技术战上更上一层楼,这是中国制造性价比战略上的第二次质变,中国彩电卖得最好。知名家电品牌策划专家王瑞吉也对记者称:以海信为首的中国彩电之所以后来者居上,关键是技术、价格与网络的优势已全面转向中国,跨国公司的总部与研发中心都在向中国迁移。
据国美、苏宁、永乐的家电专家分析:价格战曾经是以长虹、TCL、创维、康佳为首的中国家电巨头的杀手锏,然而,夏普为了从海信手中夺回“销量冠军”的宝座,日前正式宣布:下调液晶电视主力机型价格,平均降幅达30%,最高降价幅度在5000元以上。东芝、飞利浦、索尼等外资品牌都将在近日将旗下的液晶电视产品的价位下调,对于以海信、创维为首的中国军团构成了较大挑战。由于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所以日系彩电要与中国拼性价比战略,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此次夏普在“信普争霸”中惨遭出局,并不是被海信打败,而是日本制造后劲不足的集中体现。
价值链 日本彩电之谜
“日本家电靠什么决战中国?”当记者就这个问题咨询国美、苏宁、永乐、易好家等家电卖场有关人士时,他们认为:近来日本彩电纷纷将制造重心转向中国,但日本制造的研发环节未必过来,这种“脱节”实际上是极其有害的,在技术革新力度差、营销水平低、制造成本高等因素的困扰下,目前还看不出日系彩电在价值链的哪一个环节有优势。4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国务院新闻发布厅公布了第一季度中国平板市场的科学调查数据:7个代表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中,海信在最关键的4项指标知名度、第一提及率、质量满意度、预期购买率均名列第一,其中质量满意度为90%,预期购买率为18.9%,全面领先于国内外彩电巨头,海信等离子的质量满意度和预购率也位居首位。本次调查是在全国30个城市20000个中高收入家庭展开的权威报告。夏普在该报告中很少领先,“信普争霸”这个格局可能已成为中日商战的一个历史旧事。
据海信、创维、长虹、厦华等厂家分析:日系彩电在价值链上的频频“失势”主要是因为模拟电视产业链稳定的上下游关系、核心技术、市场格局等均不能有效地移植到数字电视产业链上,因此模拟电视累积的优势也面临全方位的“失效”。液晶电视上游面板商有三星、LG、飞利浦以及台湾的友达、奇美等,彩电整机厂家的上游资源出现了“雷同”及与下游的“分立”,而且中国制造也在大规模地进军液晶面板的生产。索尼的惨败最有代表性,索尼曾经靠着传统的“特丽珑”CRT彩电在中国疯狂圈钱,前几年曾经一年在中国圈取的钱财高达10亿元以上,比所有中国彩电的利润总和还多,“索尼泡沫”终于在高端平板电视的技术革新前破裂。
随着“索尼泡沫”的真实破裂与“海信神话”的现实崛起,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逐渐取代日本制造,跻身全球家电强国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