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走近“都市边缘人”(调查·聚焦)(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8:35 人民网-市场报
走近“都市边缘人”(调查·聚焦)(组图)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外地到都市谋生,凭借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在北京站住脚步;他们在各行各业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而本身却游离于这个城市之外,无暇欣赏都市的繁华,人们把他们称为“都市边缘人”。

  城市边缘人涵盖了无数在京漂泊的打工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装点这个城市,却无法享受大都市的缤纷绚丽。

  从北京朝阳区地铁四惠东站出来,就可以看到两排搭建的简易房,窗户上还晾着几件衣服。这里就住着附近工地的近百名建筑民工。记者赶到那里时,他们正在吃晚饭,两个盛菜的大桶里分别装着豆腐和粉条,他们排着队打了菜再去领主食,随后便三三两两或站着或蹲着开始吃饭。几个民工端着饭盆边吃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这些人都很年轻,大部分20多岁,最大的也不过40岁,来自河北、四川、山东等地。据他们介绍,来京打工的这几年,一开始是跟着老乡一起干,等渐渐有了些经验就开始在不同的工地接活。除了每年春节回一次家,其余的时间他们都在北京生活。每次回家他们都会给家人带些礼物,给家人选购礼物的过程是他们这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记者问他们想不想家,他们笑着说:“怎么不想呢,尤其是孩子小的,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根本没有见过几面。”

  谈起在北京打工的日子,他们说,生活得很单调,每天就是干活和休息,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最多就是大伙聚在一起打打牌。一位岁数较大的民工说,虽然自己的工作就是盖楼,盖各式各样外观漂亮、居住舒适的楼房,但他在北京的这几年却从来没有住过像样的楼房,一直住在不同的简易房里,夏天闷热难耐,冬天又冻得手脚生疮。

  卖菜人过得同样是艰辛而忙碌的生活,与民工相比,他们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当都市人睡得正香时,卖菜人的身影就已经忙碌在京城各大菜蔬批发市场。

  在宣武区北线阁菜市场记者见到了正在招呼生意的小陈夫妇。当时正是下班时间,菜市场里人很多,夫妻俩不停地忙着称菜、收钱、找钱,由于顾不上与记者多谈,小陈的妻子不时转过头抱歉地对记者说:“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在不长的几次卖菜间歇中,记者了解到小陈夫妇艰辛的创业史。8年来,小陈夫妇一直靠卖菜维持生活,先后摆过地摊、干过早市、进过农贸市场,3年前,情况稍有好转的他们终于在这个室内菜市场安顿下来。与其他卖菜人一样,小陈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起床去批菜,六点多回到市区,等菜场一开门就把菜卸到摊上,小陈的妻子早上安顿好孩子也直接到市场来看摊,白天忙活一整天,晚上的核算也是一天也不能耽误。小陈说:“我们这个菜市场的人很多住在附近居民小区的地下室里,孩子们白天就在小区里玩。大家生活状况都差不多,吃穿都很简单,做饭主要用那些快坏的菜。”

  虽然小陈夫妇所在的菜市场位于北京比较繁华的二环内,但提起附近一些知名的景点和商业区,同在这里卖菜的商户却都非常陌生,他们说,一来由于卖菜腾不出时间,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二来觉得玩一次要花掉几十块钱,还是攒下来留给孩子将来上学用比较好。

  这些被访者表示,虽然他们身处北京的中心,每天都接触不同的城市人,但是他们感觉这个城市并没有接受他们。一位民工告诉记者,他很少在北京坐公共汽车,因为一上车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其他乘客对自己的排斥,售票员也总是大声地呵斥自己。

  民工、卖菜人、送水工、保安……这些人虽然与都市奢华的生活看似毫不相干,但是没有了他们,都市人的生活也变得不再完整。这种现象在春节期间显得尤为突出,由于这些人回家过年,很多城市的保安、保姆、送水工都出现了很大的缺口。

  服务行业是最贴近生活的一个行业,在都市的服务行业中,很多从业者都来自外地,他们在为都市服务的同时,也默默承受着这个行业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通过熟人的引荐,记者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见到了李艳,她是一名售货员,在这里卖茶叶已经5年了。李艳是河南人,性格开朗,说话像连珠炮一样。她和这个市场的其他姐妹合租了房子,每月每人负担350元的房费。由于每天上班要穿工作服,李艳笑称她们都省下了很多买衣服的钱。来京几年,李艳和这些小姐妹们不但要独自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还要克服很多心理上的情绪波动:“头两年是想家,后来是想换工作或干脆回家,现在是想在北京成个家。”

  李艳告诉记者,5年里她只回过3次家,而且都是大年三十下午上火车,到家时已经是大年初一了,别人全家团圆听新年钟声的时候,她却孤零零地在火车上。即使是这样,回家的经历仍然给李艳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为异乡的春节实在是太难熬了。李艳说,她和老乡、小姐妹们一起过过两次春节,每次都是开始时大家还高高兴兴地吃饭、聊天,后来就抱头痛哭。几年里李艳也攒下了一点积蓄,她说她很想在北京成个家,然后把父母接来一起住。

  跟李艳一起来京的同乡中还有一些人在餐厅做服务员,那里的工作更加辛苦,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更多。一个午后,记者来到宣武区的一家中型餐馆,见到了正聚在一起聊天的几个服务员。她们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早上九点上班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等客人来了就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在各个餐桌之间不停地跑来跑去,午饭过后还要整理餐具打扫卫生,每天都要忙到夜里十二点多才能下班。工作的辛苦还不是最主要的,一些客人的误解才最让她们难过。

  小陈是她们中最文静的一个,她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些客人情绪不好或者酒喝得多了一些,就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她们破口大骂,但是餐厅又有规定,不能和客人发生争执,所以这些委屈都只能忍了。小陈说:“干餐饮工作这几年,这样的事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有时候自己回到住处会默默地哭。”

  由于工作辛苦又得不到理解,这些服务员中已经有几个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她们告诉记者,在这里一个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工资,尽管餐馆包吃包住,但寄给家里一部分自己就不剩多少了,几年下来也没攒下什么钱。当时留在老家的伙伴们在县城找个工作,收入和这里差不多,所以不想在北京继续待下去了。

  外出打工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年纪轻轻就独在异乡闯荡的女孩们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像她们这样年龄的都市青年,可能还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其实,像服务行业这样特殊的行业,很多城里人都不屑于去做,从这个角度来说,都市人的生活还是依赖着这些所谓的边缘人的。

  一部分人靠经营小本生意在都市站住了脚,小卖部、裁缝店、早点铺……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比打工者多了一些自由,但自己经营也会付出更多的心血。

  几乎每个居民区都有小卖部,经营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小店的店主也有很多是来自外地。在朝阳区高井地区的居民楼里,小王开了一间小卖部。小王是河南信阳人,2003年5月来到北京,先在朝阳区水碓子市场卖过冷饮,同年9月来到这里开了这间小店。

  由于小店开在居民区,经营的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所以每天的营业时间很长,从早上5点一直到凌晨1点,晚上关门后小王的父母就住在店里,小王则回到附近租的房子里,那里其实就是小店的仓库。虽然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用小王自己的话就是“有人没人店都得开着”,但是小王认为自己比其他打工的人还是轻松一点,而且自家的店也比较自由。小王坦言自己也曾经产生过找份工作的想法,主要是由于每天开店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而上班则可以享受节假日。

  在京的两年里,小王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坎坷。2004年10月4日的晚上,小王和另外两个女孩结伴去表哥家,路上被人持刀抢劫,小王穿着高跟鞋边跑边呼救,幸好遇到半夜批发水果的商人,小王跳上贩水果的电动三轮车才逃脱。现在每每回想此事,小王仍然心有余悸。还有一次,小王的住所发生了失窃的事件,桌子被打烂了,放在抽屉里的几千块钱都被偷走了。小王说,来京几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做生意还曾经折了本,但自己仍然很乐观,她说:“我从来没有为这些事忧愁过,事情发生了也没有办法,还是要勇敢地去面对。”

  谈话过程中,不断有附近的居民来买东西,小王热情地招呼着。看得出小王和这里的人都很熟,她有些得意地肯定了记者的猜测:“这个小区的人我几乎都认识,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呢。”

  这些在都市打工的异地人靠自己的勤劳、善良赢得了都市人的信赖,还有一部分人则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小顾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小顾在陶然亭附近一个新入住的楼盘里开了一家自己的窗帘店,他说,这个楼盘里不少住户的窗帘都是他给定做、安装的,由于最近是入住高峰,这些天他格外地忙,每天不停地穿梭于几个楼之间,楼上楼下来回跑。记者见到小顾时,他刚刚给一户人家安装好窗帘,顾不上喝口水,又忙着到另一家去量窗帘尺寸。

  记者随小顾来到了他在这个楼盘的“店面”,说是店面,其实就是一间地下室,面积仅仅几平方米,四周墙上挂了几十种纱帘、窗帘,小顾的妻子正在向前来咨询的住户介绍窗帘的花色和价格。小顾告诉记者,做窗帘行业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一户人家就要定好几个,总价至少在2000元左右。但是干这行也比较辛苦,白天到各家接订单、测量、安装,晚上还要剪裁,每天都要忙到半夜。

  小顾的妻子告诉记者,忙的时候感觉比较充实,他们都不习惯闲着,一旦闲下来就会想很多事情。这几年做窗帘生意,小顾夫妇最大的感触就是,越来越多的新楼盘不断竣工,越来越多的人搬进新家,可是在帮别人装饰新家时,自己却一家三口挤在临时租来的房子里。小顾的妻子说:“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地工作,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能少吃点苦。”

  小顾和妻子的窗帘店只在这个楼盘开三个月,等大部分住户都入住了,他们就搬去新的楼盘,继续自己的生意。几年来,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四处搬迁,在不同的新楼盘住过、又搬走。

  像小王和小顾这样在都市辛苦创业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十分艰难,但有的已经小有积蓄,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小顾告诉记者,自己的一个朋友是经营卫生洁具的,这几年在几家大型建材城租了门店,虽然很累,但已经买了车。他说,自己也感觉有了目标和动力。

  调查后记

  社会学家曾经概括出边缘人的几个社会属性:第一,社会经济地位非常低下;第二,没有能力来改善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第三,边缘化还有着积累和传承的特征。在我国,城市边缘人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人群,据统计,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有9400万以上,他们中至少有3000万以上的人处在边缘地位;而超过4000万的失地失业农民中,有不少于1000万人属于边缘人的范畴。

  “边缘”一词既是对他们身份的描述,又是对他们心灵的写照。记者通过与这些都市边缘人的接触,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坚强、他们乐观,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他们渴望被这个城市接受,又远远地凝视着这个城市。

  专家指出,让“边缘人”不再边缘化,是有关政策、城市管理、社会生活已经面临的课题。不应无视他们在融入城市进程中的迷惘和期望。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和实质性标准是其人口承载力。这种承载力体现在教育、医疗服务、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的供给状况上。如果它们与城市人口的增长出现严重落差,形成生存成本奇高的状况,城市化就是一句空话。

  让城市充满温情———改变目前“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让城市化进程更为顺利,让城市人的目光少些歧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民,喜欢城市的,可以顺利融入城市,喜欢乡村的,可以乐意留在故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成为人们对等的选择,那么,真正的幸福就不远了。这是转型社会里城市边缘人颇具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心语。

  到那时,都市“边缘人”这个词,也许就不再存在。

  《市场报》 (2005年06月17日 第三版)
走近“都市边缘人”(调查·聚焦)(组图)
走近“都市边缘人”(调查·聚焦)(组图)
走近“都市边缘人”(调查·聚焦)(组图)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