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博弈中国高速铁路德国暗下一城 签下实质协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5:22 北京晨报

  德交通部长低调来华签下实质协议

  晨报讯 (记者 彭宇) 尽管法国人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竞争中看似先声夺人,但一向以务实著称的德国人却在不声不响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德国交通建筑与住房部长施托尔佩来华行程过半后,铁道部昨天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中德进行铁路合作的消息。

  在双方6日下午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交通建筑与住房部铁路合作协议》中,双方不仅确立了各方面人员的定期培训,德国还在中国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设计制造,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设计施工、客运专线设计施工等项目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此前,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争夺战中,法国企业阿尔斯通一直占声势之优,在去年的中法高层接触中,还一度传出中国已将“橄榄枝”抛给了阿尔斯通的消息。而实际上,从去年末到目前为止,中法之间尚未传出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上的任何实质性利好。而施托尔佩此次来华,则为德国拿回了真正的实惠。

  境外媒体对此项协议的评述是,“有助于提升德国铁路业在中国市场的位置,可以使德国公司未来在中国更容易获得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施托尔佩此次来华的行程一直比较隐秘。在其来华的三天里,将分别拜访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但在德国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上,都看不到施托尔佩此行的任何消息。行程的低调,一方面显示了德国人的朴素务实,一方面也似乎令此前境外媒体对此次中德铁路会面“可能提及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以及磁悬浮技术”的猜测有了佐证。

  中国的南北铁路主干道——京沪高速铁路究竟采用磁悬浮还是轮轨技术,始终在业界争论不下,而从目前传出的各方信息看,很可能由于磁悬浮成本过高、技术处理难度大而被排除在外。而在磁悬浮技术上,德国人恰巧有不可比拟的垄断优势。当记者追问施托尔佩的随行人员,此次是否会谈及京沪高速铁路及磁悬浮技术时,他们都紧张地表示“不敢说”。

  而在此次协议中,对客运专线设计施工的描述是“200公里/小时及以上”。业内人士分析,200公里/小时属于轮轨技术,但这次协议中的200公里/小时及以上,显然也包含了时速高达450公里的磁悬浮技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高速铁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