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有股权如何退出竞争领域(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0:58 海峡都市报
国有股权如何退出竞争领域(图)
南孚现象值得深思

  N本报记者 饶锋伟文/图

  核心提示:美国金霸王电池公司的代表团,如今经常来到南平,出现在中国最大的碱性电池生产企业———南孚电池,由于南孚股权的频变,原本是竞争对手的“冤家”,如今是一个屋檐下的“兄弟”。

  现在,南孚股权变更成为许多经济学者的一个话题,南孚从原来一家国企,到现在隶属宝洁公司旗下的一家企业,期间经历了资本重组、引进战略伙伴,到最后被竞争对手收购等阶段,这使它成为一个国有股权如何从竞争领域的退出,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以及如何保护和发展壮大民族品牌的典型案例。

  频繁易手:昔日对手成了伙伴

  南孚电池公司1958年创办于福州,其后迁到南平,前身是一家资产不足200万元的国有小电池厂。如今的南孚已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碱性电池生产企业。

  实际上,刚刚过去的两年里,南孚两次“易帜”,2003年,先是“嫁”给了曾在市场上与之竞争最激烈的“金霸王”的主人———美国吉列公司,2005年初,南孚及所在的吉列公司被宝洁全盘收购。

  南孚一高层向记者透露,在摩根士丹利1999年进入前,南孚上缴的税收是2000万~3000万元,进入后,迅速上升到8000万元左右。2003年摩根士丹利撤出,吉列收购后,去年南孚的税收更是上升到9000多万元,而今年,这个数字将有望过亿元。

  股权迷局:如何被外资控股

  那么,是谁将南孚投入了竞争对手的怀抱?要回答这个问题,当从繁琐的南孚股权结构说起。

  1988年,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当时这是我国电池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南平电池厂占股40%,而中国基地进出口总公司与福建分公司的股权为45%。

  1999年,南孚公司进行了首次资产重组,引进了中金公司、美国摩根士丹利等,在香港组建中国电池有限公司(简称中电),4家外资股东占49%股份,中方股东占51%股份。

  “原本成立中电公司,是计划在2000年推动其在香港上市,但此后股东的频变,也使南孚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南孚有关知情员工称。

  当时,南孚的一家中方股东将其持有的8.25%股份,出让给摩根士丹利,这一出让,宣告了中方股东已失去中电公司的控股权,而同时,也失去了对南孚的控股权。随后,摩根士丹利不惜重金,从两家中方股东手中大量增持中电公司股份。

  由于香港主板上市要求公司股东在3年内不得发生大的变动,而中电公司股东的频繁变动,使当时南孚在香港上市的愿望破灭。随后,中电公司的股份也完全被以摩根士丹利为主的外资股东所控制。而上市无望,套现增值便成了自然的选择。

  2003年,以摩根士丹利为主的外资股东,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中电公司卖给金霸王电池所属的美国吉列公司,吉列公司进而持有南孚72%股份。2005年,宝洁公司以580亿美元收购了吉列公司,南孚再次易帜。

  目前,南孚公司72%的股份被宝洁控制,还有28%的股份主要由南平国投、中国基地总公司和福建分公司等持有,其中南平国投占12.3%。

  两次“减持”:国有股权从40%降至12.3%

  1988年,作为合资公司的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国有股份占40%。“在南孚公司里,国有股权经历了两次的‘减持’”,南平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称。

  “第一次减持是在2001年”,他告诉记者,当时,南孚公司试行经营者年薪制改革,将3%的国有股权转让给经营层持股,转让价格为1523万元。

  而南孚国有股权的第二次转让,约在2002年,当时南平市政府通过其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持有中电公司约15%的股权,这些股份被摩根士丹利收购。

  “这两次减持,转让的国有股肯定实现了大幅增值。”他说。

  经历两次减持,以及南孚不断的增资之后,国有股现在仍存有12.3%。

  “南孚公司的国有股权,都是在较高价位的时候转让出去的,而且,由于不断吸引投资者和战略伙伴,国有股权在公司里的比重不断下降。”他称,当时之所以转让国有股权,也有当地国企改革的压力,但转让所回收的现金流量,为当时南平进行的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剩余的12.3%国有股权目前还没有退出的打算。”这位人士称,将作为出资人身份参与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发挥国资的控制力。

  调查:多家闽企有类似遭遇

  除了南孚,福建还有多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只不过处理的方式有些不一样。

  福耀集团,当初上市时,其外资股东占有相当的比例,但福耀掌门人曹德旺毅然下定决心,全部从外资股东手中回购股份。

  恒安国际也是一个典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福建企业恒安国际(01004.HK),摩根在其私募阶段就已经入股,1998年12月8日,“恒安国际”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融资7亿港币。而在2002年11月1日,恒安国际的中方大股东就以1.17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了摩根所持4500万股股份,2003年10月29日,恒安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股东以1458万港币的代价,提前终止了摩根士丹利2430万股的期权。

  福耀、恒安等这些福建知名企业,他们曾经的遭遇,经历了与南孚相似的道路,但结局却大不一样。

  专家建议:防范跨国公司的资本控制

  “南孚公司的事例,从发展民族品牌上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健称,中国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与西方跨国企业比较,优势不足,如何通过合资、战略引进等方式,吸引利用好国外资金技术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健称,像南孚这样在中国电池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龙头企业,跨国公司采用掳夺性价格的手段已难奏效,就短期而言,采取资本运作方式进而控制,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台湾著名企管专家、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余世维博士称,由于在资本、管理等方面,境外合作者占有优势,当企业合作方不断提出增资扩股的要求时,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东显然在资金方面难以应付,这样在客观上会造成中方股东的股份比重不断下降,直至企业被外资股东所控制。因此,双方在成立合资企业时,就要在合同协议方面,对各方的股份比重进行约束,防止出现股份增加,比重却在下降,直至企业最后被外资所控股。

  编后

  南孚曾经的改制是成功的,但之后的股权变更,留给人许多思考。南孚引进战略伙伴,是壮大了自己,但结果是,竞争对手所在的公司控制了南孚,不仅如此,对于国内其他电池品牌而言,想要打开市场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如何保护并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值得关注。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