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忧患意识催动循环经济发展示(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9:29 中国企业报
忧患意识催动循环经济发展示(图)
本报记者 李元友/文

  “上海这几年越来越感觉到能源和资源的约束,而我们本身就是个资源约束型的城市。”当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张彦宁率考察调研团刚刚抵达上海时,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如是说。

  据悉,有专家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上海今后仍按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发展,以2003年能耗水平为准,到201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7444亿吨标准煤!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

  上海人口规模大,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增长快,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城市,同时自身资源匮乏,环境容量有限,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如果沿袭线型经济发展模式,上海在获得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会付出较高的环境代价。

  然而,在上海考察调研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作为这样一个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700万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资源消费总量最大的城市,上海每万元GDP的能耗却是全国最少的,目前这一数值在1.07吨标准煤左右,远远低于全国2.6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尽管上海的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每万元GDP的能耗水平每年都以4%左右的水平环比下降,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目前上海每万元GDP的综合能耗下降了7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也下降了70%。

  部 署

  忧患意识促使上海市几代领导人清醒地看到,如果不及早步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发展轨道,着力把目前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那么将来的上海将不堪重负!

  1997年,上海成立了以原常务副市长陈良宇为首的上海市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由市政府28个委、办、局及部分专家在开展20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完成《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该报告明确提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了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能源生产和消费等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并制定了各重点领域的行动方案,成为指导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0—2002年“三年行动计划”和2003—2005年“三年行动计划”,在加强污染治理的同时,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如燃煤炉清洁能源替代、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重点污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清洁生产、重点行业实行包装减量化、推广绿色营销、工业区推行循环经济试点等。

  行 动

  在上海市企业联合会的一间会议室,考察调研团在同上海市多个部门座谈时,对一个“3分钱消除白色污染”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2000年10月,上海颁布实施《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厂家每生产1只一次性塑料饭盒,须向管理部门缴纳3分钱的回收处理费,其中1分钱是回收者的报酬,1分钱用于环卫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费,0.5分用于运输费,0.5分用于再生利用处置费。因为这个暂行办法,以前遍布马路的一次性塑料饭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基本消除。

  据介绍,早在1995年,上海就与外资合作开展了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项目,在上海钛白粉厂、上海化纤一厂和上海助剂厂建立了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将上海作为全国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城市之一。上海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冶金、化工、医药、纺织、船舶、机电、建材7大行业作为上海的试点行业,确定了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

  2003年,上海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其实施意见的精神,市经委、环保局和科委联合设立了推进清洁生产联席会议制度,下设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办公室,在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底前将再完成5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在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开展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的活动,目前,上海化工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据上海市环保局科技标准处沙剑波介绍,在废品回收产业链中,最底层的居民回收点在全市范围已超过千个;中间层的废品交投站截至2004年底已有274个;最上层的大型分拣场,也正在陆续登场。

  前 途

  追溯起来,上海人其实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已经很早了。21年前,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上海举办“国际资源回收利用讲习会”,各国代表学习、借鉴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上海经验”,使上海在这一领域拥有曾经的“无限风光”。

  然而,曾经的辉煌毕竟属于历史。如今,同世界先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我们却相对落后了许多。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1986年颁布了新的废弃物管理法,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日本经济产业省于1999年发表了《构筑循环型经济体系》,提出建立物质循环型社会并制定循环型社会推进战略计划,2000年,制(修)定了9项相关法律。

  在中国,上海市循环经济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而上海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何青华则认为,在现阶段,政府更需要挥动的是规划之手、法律之手和制度之手。她说,上海市政府正在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条例。

  当年的经验与今天的举措,无不成为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今在上海,循环经济正在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合力推进。短短一年内,《上海产业能效指南》、《上海产业用地指南》、《上海绿色消费指南》相继问世。今年,上海首次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上海循环经济白皮书》也即将出炉。

  环境科学家、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曾指出,我国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专家为大家展现3种不同的前景:一是按现有资源利用方式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是现在的4—5倍;二是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提高4—5倍,现有环境质量将保持;三是资源生产率提高8—10倍,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后两种前景尤其是第三种前景,才属于可持续发展。

  看到上海在循环经济领域所做的努力,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彦宁感慨道:“上海循环经济在忧患中觉醒,在发展中推进,是具有相当的战略性目光的,而上海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广,同时也必将对全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