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降价风暴再袭抗生素(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 00: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业内认为这只能打破现有市场利益均衡,对降低药价效果甚微

  为降低虚高药价,国家发改委正酝酿出台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降价———16种抗生素平均降价60%,最高降价93%!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降价方式只能以打破现有市场利益均衡告终,而不大可能达到降低药价水平的初衷。

  文/本报记者 汪令来

  降价种类:厚此薄彼?

  从1998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已进行了16次药品降价,累计卡掉药价虚高约3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针对抗生素。究其原因,是因为无论在临床还是药品零售中,抗生素类药品都是首屈一指的销售大户。不过,在此之前,并没有企业联合起来“抱团抗议”。而这一次,发改委刚宣布有可能降价,全国24个医药协会就已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减少降价幅度。

  “此次降价幅度太大,远远超过药品生产企业的承受能力。”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俊修表示,去年以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电价上涨,已给药厂成本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再如此大幅度降价,相当一部分产品只能是停产。

  而对相当一部分产品在降价之列的企业来说,对此次降价最大的忧虑则是“非患寡而患不均”。比如,在此次降价中,几百种抗生素中,只有16种抗生素列入降价之列。据悉,国家有关部门选择这16种抗生素开刀,可能是因为这些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抗生素种类。对此,有些企业表示不解,如果说降大家都降,“营销做得好”并不是罪过啊?

  降价清单:内外有别?

  不过,此次国内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还是“内外有别”。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透露,虽然这次降价的品种包括外资类药品和合资类药品,但其降价幅度却远远未及国产仿制药。国产仿制药品降价的平均幅度为60%,而外资专利药的平均降幅仅为20%,同样是仿制药,外资生产的降价幅度也只有25%。

  无疑,这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制药企业在同类药品中的价格差。以头孢曲松为例,降价前同规格的国产仿制药定价为20元,而罗氏制药生产的罗氏芬定价则为125元,两者之间的价格比为1比6。但按照讨论方案降价之后,国产仿制药的价格仅为7元左右,而罗氏芬则为87元,两者之间的价格比为1比12。

  对此,广州贝氏药业董事长贝庆生就明确表示:“如果国内外药品同时降价,我们也觉得无所谓;但如果只降国产药、不降国外药,这明显不公平。”

  唯一作用:打破均衡?

  “关键是这种形式的降价,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药价虚高。”华南地区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陈矛分析说,政府部门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通过降价,以降低医院开这些药品处方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平均药价水平,减轻消费者负担。

  但陈矛认为,如果采取这种单一的降价方式,并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抗生素种类太多,可替代性太强。这几种抗生素降了,那些没列入降价范围的抗生素,或者同类替代药品的价格和处方量肯定会大幅反弹。最终结果是,总体药价仍然降不了,患者也很难得到实惠。

  “但这会打破现有市场格局。”陈矛说,比如产品中含有这16种抗生素的企业,市场份额会大幅降低,而其他抗生素企业恰好可以借机崛起———而这种由于政策的不公平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是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

  而记者从广州白云山总厂、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等国内一些主要抗素生产企业处获悉,这些企业已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由于抗生素价格下降,在医院已没有“竞争力”,而转向大力开发零售终端市场;另一方面,会加快推出非降价抗生素品种,进入医院终端。
降价风暴再袭抗生素(图)
新闻背景

  抗生素屡遭打击

  由于抗生素是最常用药品,因而在药品价格虚高“人人喊打”的大背景下,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拿抗生素开刀自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发出16道降价令中,有一半涉及到抗生素。若严格执行,抗生素市场损失至少在200亿元。

  2003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到2004年年中,抗生素在药店销售只能凭处方”的通知。专业人士估计,在目前医院处方无法外流的情况下,如果严格执行,抗生素市场至少减少100亿元。

  2004年初,国家发改委决定,大幅降低部分抗感染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此次降价包括阿莫西林等共24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30%。专业人士估计此次抗生素市场缩水约30亿元。

  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再次放风,要降低22种药品价格,其中16种为最常用抗生素,其综合销量差不多占全体抗生素的2/3,如全面降价缩水约150亿元。

  由于抗生素屡遭打击,相关企业利润下滑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原料价格上涨、抗生素屡处方销售等原因,2003年石药集团、江山制药等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利润下滑都接近50%,新华、鲁抗甚至更低。(汪令来)

  (Robby/编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