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300来词短文怎么引发一场风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12:29 南方周末 | ||||||||
巴基斯坦奎达市爆发反美游行 新华社/法新 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刊发报道,引用消息人士的话,指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存在亵渎《古兰经》行为。报道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5月16日,《新闻周刊》撤回报道。
本报记者在美国采访相关人员,调查事件对美国新闻业造成的巨大影响。 《新闻周刊》的“灭火行动”已经进行了两个星期。但显然,要让这场被各种力量烧起来的“大火”熄灭,时间不会短。 肯·维恩,《新闻周刊》发言人,处于风暴眼中心。两个星期以来,他接了难以计数的电话和传真———来自全美甚至世界各地的对《新闻周刊》事件的问询。 “我非常非常忙。”美国东部时间5月23日下午7点,维恩还在他办公室里处理成堆的事务。通过电话,他否认了记者迈克·伊斯科夫提出辞呈的事。 “不,那不是真的,”维恩对本报记者说,“我惟一能告诉你的是,没有人会受到惩罚,也没有人会被解雇。” 两周前,《新闻周刊》的老牌记者迈克·伊斯科夫和同事约翰·巴里,在5月9日《新闻周刊》“潜望镜”栏目里写道,美国军方迈阿密南方指挥部即将公布一份报告,指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虐待穆斯林囚徒现象严重。那里关押着大约540名“恐怖嫌犯”,大部分是阿富汗人。 文章引用“消息人士”的话,称基地中不仅有审讯官虐待囚犯,更有人亵渎《古兰经》,以威逼这些穆斯林犯人招供,手段包括把一本《古兰经》撕碎丢入马桶。 这篇300来个英文单词的短文,引发了一场风暴。 《新闻周刊》:错了就是错了 5月11日,《新闻周刊》刊发此文两天后,风暴从阿富汗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开始席卷。数以百计的大学生们呼喊着“美国去死”的口号冲上街头,焚烧布什肖像,抗议亵渎《古兰经》的行为。 怒火很快烧到阿富汗的东部、南部的其他城市,甚至首都喀布尔,最后衍变成骚乱,至少有17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逾120人受伤。风波甚至蔓延到邻国巴基斯坦、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以及西亚也门,几乎震动整个穆斯林世界。“上亿宗教人士被激怒了。”拥有57个成员的伊斯兰会议组织表示。 形势似乎越来越糟。 一向被认为对美“态度和善”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近日访美时也不得不措辞强硬:“我们很生气,我们要求正义,惩罚那些行为野蛮者,并公之于众。” 白宫的反应显然比穆斯林的领导者们更为激烈。美国国务卿赖斯表示“很愤怒”,白宫和军方要求核查这篇报道。伊斯科夫再回头找到那位称“看过军方调查报告的官员”,对方改口说“不大记得清是否有亵渎《古兰经》的描述”,这让新闻周刊绝了退路——他是报道中惟一的消息来源,他的否认等同于报道内容无法被证实。 五角大楼也开始对《新闻周刊》发难。他们表示,军方查遍了几万份各类文档,也没找到关塔那摩基地亵渎《古兰经》的任何资料或报告。 负责此组报道的《新闻周刊》编辑马克·惠特克说,文章发表前曾寄给美国防部两个高级官员审核是否失实,但两人都没有就亵渎《古兰经》的情节提出任何质疑。而在这之前,早有其他主流媒体报道过该基地虐囚以及类似亵渎《古兰经》的行为。 “这大概是记者们疏忽的原因。”美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资深广播节目制作人乔治·莱温斯基分析说,按以前的惯例,如果引用一个消息来源,需要寻找更多证据支持,而在《新闻周刊》事件中,过往的类似报道让记者更倾向于相信单个消息来源的话,“加上为了抢时效性,就匆忙让这篇文章上版了。” 这次“冒险”恰好栽在了日益高涨的反美情绪中,“死无对证”的《新闻周刊》四面楚歌。 5月16日,继发表道歉后不久,《新闻周刊》改变态度,由编辑马克·惠特克撰写了只有一句话的撤销声明:基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我们撤回关于军方在关塔那摩基地亵渎《古兰经》的报道。 总编辑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M.Smith)上周末在《致读者的一封信》中,再次解释了撤回报道的缘由:“正如你们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样,我们毫不含糊地撤回我们的报道。由于五角大楼的否认和消息来源改变立场,惟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不再坚持我们的报道。” 伊斯科夫的老搭档、《新闻周刊》华盛顿局负责白宫事务记者马克·霍森波向本报记者证实:《新闻周刊》不是屈服于政府压力和其他媒体的批评而做出撤稿举动,的确是因为迈可的消息来源“变节”,而又无法找到其他证据来证明文章的真实性所致。 “没有人剽窃,没有人夸张,没有人捏造,没有人走捷径,”霍森波说,迈克和约翰都是非常有经验和尽职尽责的记者,他们确实不是故意犯这样的错误,“只是有点儿被不太可靠的消息来源误导了。” 然而,错误就是错误,而且是导致了人命的错误,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代表之一的《新闻周刊》,遭遇到创办七十多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 传媒业:单一来源,危险! 在纽约和华盛顿,有一些群众举着“《新闻周刊》撒谎,人死了”、“《新闻周刊》,请给我真相”,“拒买《新闻周刊》,因为它是骗子”之类的标语示威。 来自媒体的批评也不遗余力,尤其是保守派新闻组织,措辞严厉。福克斯电视台“新闻观察”主持人埃雷克·本斯在节目中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严重的对新闻媒体的指控呢———一篇错误的报道,导致许多人的死亡!” NBC在评价《新闻周刊》事件时,虽然避免了用过激的词语,但仍下结论说:这篇报道带来的结果是有人死了。 更有媒体展开了对《新闻周刊》“制裁”。《新闻周刊》在全美有80多家合作的广播节目,其中波士顿和休斯顿两家主要地方广播电台决定停播《新闻周刊》节目。波士顿WRKO广播电台节目主编马克·欧德表示,他们之前有计划取消《新闻周刊》的节目,而这次事件“加速了我取消它的步伐”。电台另外一个编辑希拉莉则说,他们已经跟《新闻周刊》广播节目的编辑通话,“是否愿意在下周的节目中进行道歉,我们正在等待他的回复。” 《古兰经》报道事件,更掀起美国新闻界一场新的媒体伦理大探讨,这次的主题是关于“秘密消息来源的运用”。事实上,这一直是美国新闻界广为争议的话题,《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在内部曾专门组织讨论,反对和支持者不相上下。 “‘冒险’不是正确的词,秘密消息来源可能带来的结果,应该用‘危险’来形容。”劳威尔·伯格曼,原CBS“新闻60分”制片人,30多年的调查记者生涯中与无数“消息人士”打过交道,因独立调查美国烟草行业、使得几大烟草巨头向公众赔偿2600亿美元而声名大噪。他告诉记者,只有一个消息来源时,很难证明事实真相,比如当年做烟草业的调查,在烟草公司一个知情者还不愿意公布身份时,他一直没做任何报道,直到那人愿意公开出来作证,“而且,我还有数以千计的文件支持。而《新闻周刊》的案子,只有一个消息来源不说,而且显示记者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份报告。” 消息来源单一,被普遍认为是《新闻周刊》此次事件的“致命伤”。三百字的短文中,那个“消息人士”出现了三次,所有重要内容均出自于他口。 美国知名新闻业研究机构The Poynter Institute管理层斯科特·李宾分析,这件事也可看作是美国新闻业自我检省和提高的一个契机,日后会警惕,只有足够消息来源的情况下,才对公众报道。但他表示,不提倡直接禁止新闻业使用“秘密消息来源”,“否则像水门事件这样重要的事件,就无法公之于众。一些来源有很好的理由去隐藏他们的身份,但那不意味着记者可以躲在背后偷懒,相反要做更多———去证明这些消息的真实性。” 白宫:过度反应? 这种反思正在改变美国新闻业。《今日美国》的责任编辑肯尼斯·保尔森说,他们正在为减少对引用“秘密消息来源”的依赖。他列举的数字是:直到上周四,《今日美国》今年共在国家事务和商业报道领域,用了63个匿名来源,“减少到去年的75%”。 重压之下的《新闻周刊》也很快展开修补行动,调整消息来源使用政策,总编辑史密斯透露,两个高级编辑将被安排专门负责证明消息来源的可靠性,而且记者的文章中,不准再使用“据消息人士称”的字句。他说,当在一个敏感报道中只有一个需要匿名的信息来源时,他们必须要求记者去寻找第二个,或者找到其他足以支持内容的证据。 然而,《新闻周刊》自始至终认为,报道虽然暂不能证实为真实,也不能评定它是虚假。大量其他媒体的类似报道,可以佐证发生在关塔那摩基地的事情。 三名曾在岛上关押的阿富汗人日前向英国媒体证实,亵渎《古兰经》的情况的确发生,曾经有23名犯人为此集体自杀以示抗议。劳威尔·伯格曼也注意到,美国官方和军方对《新闻周刊》的激烈反应,是发生在穆斯林世界的抗议后,这之前,《新闻周刊》发表时,“没人感觉不妥”。 编辑马克·惠特克在他的专栏里写道:“难道穆斯林世界的反美示威,真正是因为《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吗?” 白宫对此次《新闻周刊》事件的反应,也让诸多美国新闻业界人士质疑。自《华盛顿邮报》揭开水门事件开始,自由派倾向的媒体跟政府便格格不入。《新闻周刊》正是美国偏左派媒体的一个代表,且同属《华盛顿邮报》系,曾在克林顿性丑闻、“9·11事件”等报道中一马当先,“让政府难堪”。 “白宫试图谴责并非由我们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责备超过了我们所犯的错误。”《新闻周刊》记者马克·霍森波评价道:过度反应。 美国业界毫不留情批评白宫所扮演的角色。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托德·吉特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批评白宫“的确试图控制信息——或炮制假报道媚惑读者,或惩戒那些不听话的人。他们是想借着《新闻周刊》这次机会,分散注意力,培养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只是简单接受他们的观点甚至谎言。”斯科特·李宾则表示,布什政府是美国历史上历届政府中“对信息控制最严的”。 尽管白宫近日不停发表对《新闻周刊》的强硬批评,并责成其承担更多责任,“向穆斯林世界表明美国的态度立场”,但《新闻周刊》始终没按白宫的要求,做出更多妥协姿态。马克·霍森波再次向本报记者证实:《新闻周刊》内部,没有人会被正式处理,更没有人会失去工作。 非常微妙的是,在《新闻周刊》的网站上,那篇关于《古兰经》的报道并没有被撤除,只是在文章下面加了一排小注,称编辑马克·惠特克已经在16号撤销了此文。另外一篇名叫“关塔那摩海湾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文章,被放在网站显眼位置,它将发表在5月30日那期的《新闻周刊》上,而作者正是漩涡之中的迈克·伊斯科夫。(记者 孙亚菲/发自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