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对中国“粗放型”出口模式的反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6:43 商务部网站

  中国被国际社会称为世界工厂,“中国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各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商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抵制。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其他商品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抵制。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遭受了68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纺织品特定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调查,涉案金额约30亿美元。此外,直接或间接针对中
国产品的进口禁令、海关价格监管措施、进口许可证管理、技术要求等其他贸易措施也层出不穷;部分环保、劳工等标准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我国外经贸增长仍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出口之路。如同经济“粗增长”之路越走越窄一样,外经贸这种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和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此以往,恐怕将难以为继。“中国制造”虽然已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但中国至今没有在世界舞台上推出堪称“大牌”的商品品牌,这不仅是所有中国人的一大憾事,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曾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美国、英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只给自己创造了1%~2%的利润。因此,没有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同时,“中国制造”对环境的破坏可能日益增加,这对中国的经济会构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低成本、低价格的“粗放型”出口模式虽然是中国企业现实竞争优势所在,但这决不应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劳永逸的“杀手锏”,更不能成为中国产业的长期贸易利益所在。纵观近年来中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不管是前些年的中日、中韩之间围绕农产品引发的贸易纠纷,还是中美、中欧之间围绕制造业产品所引发的贸易摩擦,其缘由均是指责中国产品因为“低价倾销”或者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国同类产业的正常市场竞争,进而导致相关企业的利益受损和产业工人的失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凡贸易保护的对象,也大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有专家指出,为了争取一个持久稳定的出口贸易环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确有必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出口战略方向,即必须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尽快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逐步树立“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当人们喝着可口可乐、用着法国香水、开着宝马车的时候,为什么欣然接受而无反感?因为这些国际品牌已经成功地超越了文化、地域、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全球共享的时尚和流行。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型”出口模式不改变,只能促使贸易摩擦的不断发生。因此,“中国制造”必须品牌化,品牌必须国际化。(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