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罗奇没预测到楼价跳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0:11 经济参考报

  史蒂芬·罗奇在半年前曾经预言:即使大多数城市在2004年已实现稳健增长,中国的楼价在2005年仍然有较大机会再上升。短短的几个月过去了,近日的信息对罗奇的预言给予了不太客气的回敬。

  有消息称,上海、杭州等地楼市已出现突击抛盘现象,有炒家赶在6月1日“大限”到来前“跳水”卖楼,甚至有一个浙江的17人炒房团一下子急放了258套房产;深圳也有炒家即
时降价求售,各地二手房市场交投量均明显减少;据说“五一”长假过后,上海楼市亦颇为清淡。

  楼价跳水是罗奇在预测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因为他作出2005年楼价有较大机会上升的结论所依据的是这样的信息:第一,是人们的实际需求,即对住房的需求;第二,是收入状况。中国人均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自1992年起平均年复合增长(CAGR)14%,是推高住宅市场承受力和需求的主要因素。另外,实际上,每个家庭平均持有相当于年收入两倍的存款,潜在的需求动力显然十分庞大等等。从数据计算到中国人口状况以及中国的人居状况分析,得出以上结论无可厚非,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其趋势理当如此。

  但是,与楼价跳水两相对照,现实是残酷的:罗奇的预测失言了。

  去年以来,公开媒体披露的百姓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房价。面对社会游资闯入地产业大量囤积收购,真正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人受到价格不断攀升的挤压,对房地产暴利问题置疑越来越多;今年两会期间房价问题更是人大代表荐言的话题之一。对于百姓的呼声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政府也曾经释放出要干预房地产市场的信号,而且一些官员对当时的状况评价为:中国楼市局部出现了泡沫,但总体还是健康的,房价还会涨,只是涨幅会放慢等等。既然是局部问题,政策的倾向性就不言而喻了,在不断的争论中,政府下达的一系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房价一直上涨。

  几月之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不一样: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房价列入价格稳定的两个调控重点之一;3月16日加息亦为抑制住房贷款需求;同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等等,而且调控措施中还综合运用了货币政策工具、土地政策工具以及将会出台的财政税收(物业税)政策工具。媒体纷纷评论,这次与去年不同的是,政府明确传递出房价必须下降,而不仅仅是只降涨幅的政策信号。从最近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看,此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确起到了抑制价格上涨的作用。

  罗奇的预测不准、有失偏颇,是因为他的预测依据的是市场供求和资金供应量,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等等硬指标,如果仅依此做结论,“房价不断趋高”是必然的。关键是中国政府此次大力度的调控行为,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房地产市场和百姓的呼声,而且做法符合国情,这是罗奇们不可预知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比2000年上涨1.7%;2002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第四季度同比上涨3.5%;2003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四季度同比上涨5.1%;2004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比2003年上涨了9.7%。而且,抬升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是游资,相当一部分是海外游资。房价如此攀升,对于百姓来说关键是心理承受力。有专家指出,任何投资市场,投资人投的都是信心,百姓对房地产价格攀升的反感,更重要来自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因此,罗奇失言的关键在于,没有把住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脉络——百姓的财富不是完全与国家财富增长成正比的。(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