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书画斋
2000年,刘墉有21件作品在拍卖行成交。其中,他1798年书写的《行书》(4×2尺)在北京翰海拍出5.28万元,其《行书七言联》(5.2×1.2尺)拍出了6.6万元,《行书》(4.4×2
.1尺)卖到7.7万元。2001年共21件作品拍卖成交,一般作品成交价在2万元左右,其中《行书游虎跑泉》册(0.54×0.36尺)在中国嘉德拍出7.48万元。2003年他有25件作品成交,最高价的是《楷书吉浦先生志铭》手卷,成交价达到8.8万元,一般作品成交价在3万-5万元之间。
刘墉(1719-1804年)字棠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为东阁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官至宰相。刘墉的书法初学赵孟、董其昌,中年学颜真卿、苏轼,晚年潜心于北朝碑版,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
刘墉的书法一生中大体有三变,青年时珠圆玉润,中年笔力雄健,晚年归于平淡。刘墉的书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笔画肥厚,肉多骨少。墨法则以浓用拙,以燥用巧,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与同时代的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曰:“石庵亦出董(其昌),然力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故吾谓石庵集贴学之成也。”尤其刘墉的小楷笔短意长,墨浓势厚,雍容端庄。有书法史论家认为,清人学颜体者众多,然得其真韵者,首推刘墉。刘墉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师古而不泥古,潜心创造,藏精蓄华,内敛劲气,高深难测,自有风貌。也有评论家认为,刘墉的小楷虽是蝇头小字,但却气势恢宏。这种书风的形成得益于他的胸襟气度。
刘墉的名字近几年通过现代影视媒体可谓家喻户晓,书画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价格飙升。从1994年春拍到2004年春拍,刘墉共有184件作品上拍,其中成交129件,成交率高达70.11%,每平方尺平均成交价高达2888元。从市场走势看,跌宕起伏较大,最高点是1999年秋拍,每平方尺达到10480元;最低点是1998年,每平方尺才166元,显然,这是“李鬼”在捣乱。从10年的市场看,刘墉的书法市场也如他的仕途一样,风云变幻,让人捉摸不透。
张展欣(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