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企业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 08:42 中国企业报
中国企业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组图)
中国企业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组图)
中国企业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组图)
中国企业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组图)
本报记者 李延生/文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个安全的、可持续的战略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在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的同时又能有益于社会和环境,这是全世界的商业领袖的共识。为了积极应对挑战,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CBCSD)于4月25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办了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探讨可持续发展实践及教育的挑战,通过提高运营、产品、财务、环境、社会的业绩表现,来协助CBCSD成员企业更好的降低成本并且使价值最大化。

  报告会以高度互动的方式,培训关于能力建设工具的应用参加者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确定挑战,并探索应对这些挑战的措施,了解优秀实例,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国际环境和社会标准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斯蒂格森出席会议并以《商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为题作报告指出,2005年WBCSD的战略目标是提供商业领导力,推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未来10年的战略焦点是运转、创新和增长的商业许可。

  在谈到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商业挑战时,斯蒂格森指出,世界日益被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影响:碳的排放、水、土地的使用、交通基础设施和堵塞、废物管理等。目前WBCSD关注的焦点领域是:能源与气候、发展、商业的社会角色以及理事会项目;水与可持续发展、水泥行业可持续力倡导行动、可持续交通、保护生态系统的工作等。

  在谈到中国商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时,斯蒂格森说,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占2000年以来全球消费增长的五分之二,而中国只有世界油储量的1.7%,需求依靠进口的百分比2010年将达50%,2030年将达85%。2004年中国商品服务进出口总量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5%,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的30%。

  在水污染和消费方面,中国的淡水供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到5倍,有70%的城市出现水供应短缺,灌溉占用水总量的60%,且存在大量渗漏现象,60%的河流和90%的城市地下水已经被高度污染,当前工业用水是可持续经济用水量的7倍,解决所有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将需要300亿美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大国,比如钢铁、铜、碳和水泥,大量的投资项目集中在个别领域,一些由地方政府采用落后技术承担的施工建设项目,某些车间的粉尘排放严重超标,采石作业有严重的破坏性。

  车辆交通方面,当前中国平均每70人拥有一辆汽车,而美国是每2人拥有一辆汽车,如果中国的汽车拥有率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将会有6.5亿辆汽车行驶在中国的道路上,比现在世界的汽车总量还要多。中国期望在2010年之前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用于交通的石油消耗剧增,促使中国更加依赖于进口石油。交通排放已经是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行车安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关注的重要领域。

  在保护生态系统方面,中国位列世界动植物种多样性的前十名国家,是储存最重要基因多样性的国家之一,然而,生态系统正以惊人的速度遭到破坏,而威胁中国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来自人类的活动。

  斯蒂格森强调:没有稳定的社会,就没有商业的成功。为了有效地影响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各国政府加强领导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与利益相关群体的积极互动,在探索中前行,WBCSD最终的结论是:没有可持续的中国就没有可持续的世界。

  企业要懂得市场创造同时要懂得双赢原则

  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演讲,他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表现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企业是向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经济组织,只有发展壮大了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企业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要不断提高效率、增加税收,从而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厉以宁指出,企业家是素质不是职务,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企业家要懂得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的质量是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比如能源的安全程度、粮食的安全程度、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还有人力资本的原理必须搞清楚。

  厉以宁强调,社会责任不在于企业向社会捐多少钱,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企业搞上去。企业必须懂得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是动态的、扩大的,企业要在市场扩大中得到自己应有的份额。企业还要懂得双赢原则,今天的竞争对手明天就是合作伙伴。企业处在劣势时不要气馁松懈,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及时调整改变策略,优势互补合作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这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企业必须重视环境、资源问题,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企业还应该极力维护企业内部群体的和谐。现代企业家应该懂得,既然财富是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创造的,所以应该共享利润,让人力资本参加利润分享,与员工同甘共苦。同甘靠制度,共苦靠精神,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培育职工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搞好可持续发展能提高企业声誉

  中国企联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副执行会长、丹麦诺维信(中国)公司总裁蒋惟明在会议作《肩负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并指出,诺维信(中国)是诺维信的全球战略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具有独特的微生物菌株采集能力,具有良好的产品开发能力,诺维信(中国)受到雇员的尊重,2003年在中国最佳雇主排名第五,在过去10年中员工流失率小于5%,获天津和苏州安全生产最佳企业,并在中国区建立起社会责任行动准则。诺维信(中国)的目标是:立志成为中国最佳生物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成为中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的公司,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伙伴。

  蒋惟明指出:诺维信在中国走向成功的关键是致力于构建共通的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诺维信憧憬着未来生物解决方案将在更繁荣的经济、更清洁的环境和更美好的生活之间创造必要的平衡。诺维信于1975年制定第一条环境政策,是世界第一家公布环境与社会报告的上市公司,连续4年获道琼斯欧洲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数第一名,天津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作为惟一工业案例入选“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十佳案例”。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商业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平衡,对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的承诺:经济可行、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诺维信(中国)致力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备,使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于灌溉泰达开发区和诺维信厂区绿地;将富含有机质的生物残渣加工成诺沃肥,免费提供给周边的农户;支持当地大学生开展环境调研。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系统,坚持工作环境评估和安全隐患报告跟踪系统,减少安全隐患;建立酶粉尘、气悬体监控系统,确保粉尘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为所有接触粉尘、气悬体的员工安排酶过敏筛查;重视安全培训和员工的高度参与;2004年每20万工作小时事故为0.7,荣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工作十佳企业”称号。

  蒋惟明强调,搞不好可持续发展会影响企业的根本利益,影响企业的名誉和形象、影响股票价格、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创新、影响雇员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忙于应对诉讼;搞好可持续发展就能提高企业声誉,就能提升品牌价值、争取优秀人才、实现长效投资、确保用户忠诚。他表示,要将北京总部建设成在中国最好的生物应用中心和营运中心;将各地的生产基地建成在中国最好的生物生产基地;利用科学和开放的态度和有活力及激情的公司文化,将诺维信(中国)建设成中国年轻优秀人才的最佳工作地点。

  只有各方互惠互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BP集团亚太地区HSE(健康、安全、环保)总监科林·葛姆在会上发表演讲指出,不久前BP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就有关公司业绩状况推出的第14份年度报告显示,只有与经济活动的相关各方实现互利互惠的原则,企业的业务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互利互惠的原则不仅限于客户,更扩展至员工、社区、政府、国家乃至整个社会。

  根据宗旨、战略、价值观以及追求互利互惠的理念,2004年BP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入4.5亿美元进行研发,其中一部分用于中国的“清洁能源面向未来”项目——这是BP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研发项目,旨在致力于开发提供更清洁能源的未来可实现技术。

  BP公司力图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招聘、培训和发展政策来建立整个公司内的英才机制。这一政策在中国体现为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政策,即招募并雇用中国本地人才,不仅参与到BP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也有机会参与全球的业务。在技术和人才上的投资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BP公司业务的核心,与BP公司的战略密不可分。

  公司始终如一地实现“无事故发生,无人员伤害,以及决不破坏环境”的目标。

  根据全球业内通行的连续生产无事故纪录标准,公司的日常安全纪录已经从 1988 年的每 20 万小时 1.5起事故降低到目前的0.08 起。

  在道路安全方面,BP(中国)已于日前同卫生部以及公安部联合推出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计划,并将首先在广州市开展试点工作。

  2004年,BP(中国)公司总工时超过 4800 万,平均工伤缺勤率仅为 0.07(低于集团平均水平)。此外,中石化和BP的上海赛科合资企业在建设上海市郊价值27亿美元的项目中取得了无人员死亡的良好安全生产纪录;目前赛科正同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合作制定《中国工程建设项目HSE第三方监理导则及范例》。

  在自然环境方面,从1997年起,BP公司按照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原则,首先,针对公司经营中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通过寻找并实施先进技术、采取有关措施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其次是对销售的产品推出更清洁的新型燃料,高级润滑油以及将传统的生物燃料与现有产品相结合。积极支持中国政府的天然气业务开发工作,通过研究并实施碳捕捉和碳埋存技术,大大降低了气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科林·葛姆介绍,公司计划将在今后5年内在企业的发展、支持教育事业以及对能源的获取与使用三个领域投资5亿美元,更好地发挥作用。

  图一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 斯蒂格森:

  没有稳定的社会,就没有商业的成功。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政府加强领导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与利益相关群体的积极互动。最终的结论是:没有可持续的中国就没有可持续的世界。

  图二为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社会责任不在于企业向社会捐多少钱,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企业搞上去。企业必须懂得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是动态的、扩大的,企业要在市场扩大中得到自己应有的份额。

  图三为中国企联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副执行会长、丹麦诺维信(中国)公司总裁 蒋惟明:

  走向成功的关键是致力于构建共通的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商业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平衡,对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的承诺:经济可行、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图四为BP集团亚太地区HSE(健康、安全、环保)总监 科林·葛姆:

  只有与经济活动的相关各方实现互利互惠的原则,企业的业务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互利互惠的原则不仅限于客户,更扩展至员工、社区、政府、国家乃至整个社会。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