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汪令来 图/本报记者 陈春鸣
在医药招标、药品降价以及抗生素限售等各种新政的“打压”下,药品生产及销售近年来也不断遭遇“寒流”,全行业年均增长12%左右,远低于同期工业增长水平。广州一家药企过去一年的销售额却较上年翻了10余倍。
这家企业叫广州诺贝华乐制药有限公司,在2003年底推出“一元药”概念之前,其相关药品销售额才四五百万元,而一年后的今天却达到四五千万元。在药品销售楚歌四起的局势下,“一元药”何以打开营销空间?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诺贝华乐总经理许守良。
平价诉求找准行业“软肋”
记者(以下简称记):
我们很少看到“一元药”广告,但市场反应却不错,“一元药”是如何担当起这种“差异化”诉求的重任?
许守良(以下简称许):
主要是“一元药”找准医药行业的“软肋”。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医药行业的“软肋”是什么?价格虚高,一盒药动辄几元、数十元。但“一元药”一推出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盒药只卖“1元”。而且我们还把“1元”印在外包装上,销售终端想悄悄涨价也不行。所以,这种从厂家源头开始降价的行为,一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
记:
就这么简单?
许:
是,但也不全是。推出“一元药”概念,我们是经过认真的卫生经济学统计的。比如包装量刚好合适。“一元系列药”中,相当一部分是感冒药、去痛药、止拉肚子药等常用药,消费者吃了一次后,下一次什么时候吃就不知道了。而现在市场上很多此类药品动辄是100片包装,吃不完浪费很大。而“一元药”刚好就是两三天一个疗程的用量。这种小包装,也杜绝了在农村市场的药品“拆零”销售问题———药品“拆零”后就无法辨别其生产厂家,很容易让假劣药等钻空子,从而威胁用药安全。这些在食品领域可能不是新闻,但在医药界都是创新的。 另类空间搭建营销平台
记:
据我们所知,现在“一元药”成了一个营销理念在全国被复制,相当一部分药店还推出了“一元药”专柜。
许:
的确如此,这也从侧面印证“一元概念”的确得到市场肯定。“一元药”只是一个营销概念,但并不是一个品牌,所以大家都可以用。但无论如何,我们是创始者。
记:
但作为一个概念,这能做多久?
许:
我们会不断创新,将它一直做下去。比如充实其药品系列。一开始“一元药”只包括感冒、拉肚子等五六个品种,但现在我们已扩充到18个品种。我们推出“泛一元药”概念,即标价为2元、3元的药品———稍高档的肠胃药、止咳药等。最终,我们要将“一元药”系列做成一个定位中低档市场的药品营销平台。
(观宇/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