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们可以无知 但不可以无畏(观点集萃)(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0:55 人民网-市场报
  安平
我们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畏(观点集萃)(图)
  新闻点击:近日国内媒体关于扶他林、芬必得、西乐葆等药品可能存在心血管病隐患的报道不断,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在部分媒体上对此事发表声明称,此前一些报道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4月7日发布的文件有不同程度的误解;药监部门官员也说,消费者无须过多担心。

  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由于转基因工程的推广、化工合成原料的大量使用,不少食品、药品的出现都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未知风险性。正如哈耶克所说,承认人类的无知,即承认我们在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就此事而言,公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我们有两种选择:如果我们对这些事物所具有的风险性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宁肯等一等,不让这些食品或药品进入我们的身体,这是“无知所以有畏”;另外一种思维则是,只要这些食品或药品在服用的现阶段没有出现问题,那我们就继续消费它们,直到问题出现、且已经严重危害了我们的身体时再叫停,这是“无知者无畏”。

  之所以频繁出现国外监管机构发布预警、国内监管机构沉默或者口径与企业相似的现象,除了“监管体系不完善”,比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体系至今尚未真正建立”等技术性原因,我以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时我们的监管机构陷入了“无知者无畏”之中。

  应当说,老百姓的思维大致会是,一旦有“疑似”,许多人宁肯放弃消费,静观后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断发表“无事”声明固然可以理解,但政府监管机构总是忙不迭地站出来“澄清”,就令人可疑。在多次类似事件中,相关监管机构的说法总是自相矛盾,以含糊其辞的“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来搪塞。这说明,监管机构在这些问题上基本“无知”,无法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的确证信息,而它的结论却是让消费者继续“无畏”下去。

  《工人日报》

  《市场报》 (2005年04月19日 第八版)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