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地产新规痛击恶意炒作(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2:18 中国企业报
房地产新规痛击恶意炒作(图)
  本报记者 梁 忻/摄

  国内房地产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开发商的恶意炒作。房地产项目开盘,假造销售合同和虚拟销售,恶意抬高房价牟取暴利,有的开发商竟然假造出一个购房者的49份购房合同,总房价超过亿元。尽管恶意炒作已经成了房地产行业公开的秘密,但消费者由于得不到真实的销售信息也无可奈何。这种现象将随着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立得到扼制,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实施房地产销售信息公开制度,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本报记者 梁 忻/文

  今年3月1日,上海实施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撤销新制度的第一天,位于浦东新区的一家开发商因在销售过程中采用虚构交易主体方式保留房源,虚假合同占上网总数83%等行为,被暂停办理商品房的网上备案手续。据悉,上海从2004年3月就开始实行预售房网上签约。每天网上签预售合同最多可达1000份,日均600—700份。目前上海90%的消费者已选择网上签约。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进一步把网上签约情况公开,并对虚假行为采取撤销销售资格措施。

  与上海不同,北京在今年3月同步开始实施房地产信息公示和预售合同网上签约。位于北京城区东北部的一个房地产项目,今年初就公布项目即将售空,内部销售达到了90%,而项目均价也由原先的每平米6500元涨到了7500元。然而仅仅2个月后,在建委的信息系统上,这个项目的签约户只有200多户,不到项目的50%,签约均价不到6000元。无论上海还是北京,房地产信息系统的开通都对提高市场透明度、打击开发商恶意炒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必须保证信息的完整充分、公开透明

  从1980年开始,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住房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悉,目前我国城镇住房私有率达到80%以上,住房产权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中,个人购房的比例达到95%以上,个人成为商品住宅的购买主体。住房二级市场全面开放,中介服务业务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加速发展。商品住宅占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和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新体制已基本形成,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私有住宅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份额的比例已达到47%。房地产市场能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居民住房资产的保值升值。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地区之间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还有较大差异,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地区投资增幅过大,有的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上涨过快,不利于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曾经强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机制,完善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两个“完善”,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市场信息的完整充分、公开透明。为此,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科学把握市场发展态势,适时适度地实施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有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引导理性投资与消费,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

  2003年5月,建设部确定了上海、杭州、厦门等14个城市试运行城市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同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中需要政府承担的费用,由各地财政结合当地信息化系统和电子政务建设一并落实。9月,建设部将试点城市扩大到35个大中城市,2004年底,进一步扩大到40个城市。

  2004年,建设部出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工作纲要》,准备建立起以40个重点城市为主要监测点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网络,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以规范操作,实现全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媒体将一些基本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向社会发布,并提供公开查询功能。以城市为单位,重点发布当地不同区位在售的商品房以及存量房的可售租套数、套型、面积及已售租套数、面积、户型、实际成交价格,商品房项目的预售许可、权属状况、规划设计情况及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用分摊面积等即时的市场供求信息,范围覆盖增量与存量、买卖与租赁、住宅与非住宅、城市和乡镇,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和消费。

  房地产信息公开受到各方欢迎

  房地产信息的公开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在北京由于刚刚开始实行网上签约,速度比较慢,但多数购房者表示,尽管办手续的时间长了一些,但由于信息公开了心里还是踏实了许多。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说,今年3月建委已经集中办过6期培训,培训开发商工作人员2000多人,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同时数据库的结构也将不断优化,提高网速,让签约页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更便于操作。随着网上签约熟练程度的提高、网络技术的优化,签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北京市建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开发商已经开始逐步适应网上签约,近来网上签约的合同数量开始增加,所有楼盘预售登记的数据计划在4月15日之后正式公布,目前全北京市预售项目一共有800多个,现在可以在网上签约的预售项目有700多个,占全部的80%以上,剩余项目有的还在项目的数据确认中,网上签约也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目前建委还没有收到来自开发商明确的反对和抵触。据悉,到4月初,北京房地产网上草签合同4000余份,正式签订合同2000多份。系统每天处理200—300份预售合同。

  北京可以在网上签约的房地产预售项目已占到全部项目的80%以上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