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生态学对企业的启发(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0:11 中国企业报
生态学对企业的启发(图)
徐艳梅 司高飞/文

  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策略,包括繁殖对策、取食对策、避敌对策、扩散对策、r对策和K对策等。此原理亦适用于企业的进化过程。

  生态策略的相关概念

  一、 r选择与K选择

  生态策略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生物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策略。进化策略将生物分成r策略者和K策略者两大类。如果环境气候稳定、资源丰富、灾害稀少,则称之为饱和系统,系统内动物密度高,生存竞争激烈,该系统对生物的作用称为K选择;而如果环境气候变化大、资源相对短缺、灾害较多,则称为不饱和系统,生物密度影响很小,缺乏竞争,该系统对生物的作用称为r选择。

  从物种适应性出发,将选择的物种称为策略者,选择的物种称为策略者。在生存竞争中,策略者是以“质”取胜,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提高存活,如脊椎动物。而策略者则是以“量”取胜,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繁殖,如昆虫。

  二、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另一重要概念,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明确这一概念对于正确认识和指导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有重要启示作用。

  企业生态策略及企业间的协同进化

  一、企业的生态策略

  企业的进化过程亦是典型的选择过程。若将行业视为企业生存的亚环境,则r策略者通常为以规模取胜,具有专业化、低成本优势企业。但竞争的壁垒相对较低,相对易于复制。当生长、繁殖总量超出环境的承载极限时,将会导致因资源消耗而超于消亡。K策略型企业的特征是:繁殖率相对低,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较强且独特的核心能力,不易被复制。当这类企业逐步成为行业内的主导物种时,环境对其而言,便成为饱和系统。环境迫使企业改进策略模式,企业需要完成由r策略者向K策略者的转化,否则,企业将不被选择。

  在产品统一化的工业市场,企业的主要威胁来自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呈现多样化、无序性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市场变化莫测的特征对企业的威胁日益提高,因此,柔性、多样性、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存活和制胜的利器。

  二、企业间的协同进化

  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间协同进化一样,企业间的协同进化不仅发生于竞争者之间,也发生在非竞争者(捕食者、寄生者、食物链)之间。如:

  ——竞争企业间的协同进化。其特征为:竞争者之间的协同进化是被迫行为,并非源于进化主体的自愿行为,是对竞争对手策略回应的结果,这一结果进一步反作用于竞争对手,从而形成递进式循环。其作用反映在如下方面:

  资源生态位开发。生态位重叠造成资源短缺,企业为突破资源制约而寻求途径,有效的方式体现为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资源,开辟新的资源空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资源领域、扩大资源范围的历史。统计显示,农业经济90%的资源依赖于自然资源;工业经济50%—60%依赖于自然资源;知识经济20%依赖于自然资源。

  市场生态位开发。竞争对手在固定市场上竞争,发展空间的限制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市场领域,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技术进步导致的新产品开发频度的明显加快是竞争引发的企业协同进化的结果。

  人才生态位开发。企业的发展对人才需要日益紧迫,为适应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而丰富了人才市场,优秀人才反作用于各类管理实践,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优秀人才在不同企业的有效活动,促进企业协同进化。

  ——兼并企业(部分)间的协同进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猎物系统的形成是二者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其对发生于企业间的协同进化行为极赋启发意义。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工具,以便有利地捕食猎物;猎物相应地发展了种种抵御方式以逃避捕食者,二者形成了复杂的协同进化关系。

  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也存在与此相对应的现象。如兼并企业的整个过程即是一种进化过程。从被兼并企业而言,兼并使其资源能力得以发挥,有可能通过新一轮整合重新成长、发展。因此,成功的兼并过程即是兼并双方协同进化的过程。

  ——生产厂商与协作厂商间的协同进化。在自然生态系统,寄生物与其寄主间的协同进化,往往形成“军备竞赛”。当寄主提高防御机制,遇到寄生物为克服这些防御而发展的进攻机制的反击时,“军备竞赛”不断加强。

  企业与供应(协作)商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寄主与寄生物间关系的特点,同样也存在两者之间的协同进化反应。

  协同进化是时代的特征,任何一个企业要发展,靠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为了更好地为顾客创造价值,一个企业必须与其相关的贡献者一起共同努力。对企业来说,在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培养的同时,必须有步骤地与其他企业配合,确保这些企业做出补充性的贡献。即,企业应当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与其它相关企业的关系,否则,它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困境。

  (作者简介:徐艳梅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司高飞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硕士生)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