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虽然只有短短3年,但EMBA却已经开始被中国的企业家们所熟悉。高额的学费、不普通的学生,EMBA,这个笼罩着光环的名称,不仅是一个“实力阶层俱乐部”,而且还成为中国经理人自我超越的途径。
又是一年招生时
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德鲁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新闻发布会,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欣喜。虽然人大商学院在此之前已经拥有了人民大学EMBA和与美国布法罗大学合作的EMBA两个EMBA项目,但新推出的德鲁克EMBA却与众不同,而这也正是徐二明的得意所在。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他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而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徐二明表示,人大商学院此次同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共同推出的德鲁克EMBA,主要特点就是充分考虑了中国本土高层管理人员的需要,不但充分汲取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髓和当代西方管理教育的最新成就,还融会了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切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春天是各高校商学院EMBA招生高峰期,在人大推出了新的EMBA项目的同时,其他商学院的招生工作也即将开始,伴随着的还有不少学校EMBA学费涨价的消息。
据了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费从去年的25万提高到29万,涨幅达16%;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计划从去年的25万提高到28万;长江商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此次均提高2万,分别是28.8万和25.8万。复旦大学从去年初的23万、年末的27万一路走高涨到今年的29.8万,仍为全国最高。与此相对应的,教育部对EMBA的指导价格是20万元人民币。
据统计,全国具备独立招收EMBA学员资格的商学院共有32家,2005年有10家商学院提高了EMBA收费标准,学费平均上涨1.94万元,涨幅达到8.77%,其余23家都维持去年收费标准不变。
面对本已不菲的学费上涨,学院显得底气十足,报名人数远远大于招生人数是学费涨价的重要理由之一。北大国际EMBA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去年计划招100名学生,但实际报名人数却超过300名。当然,并不是每个学校的招生情况都是如此。据教育部早先的规定,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商学院EMBA班分别可招收300人,另外20所学校的招生规模则控制在每期100人以内。而据调查发现,可招收300名学员的10所商学院中实际上只有一半用足了招生指标,其余院校的招生规模基本维持原状。其他学校的情况也是各有不同,上海海事大学就明确表示,2005年预计只招收30名学员,与教育部认可的招收100人的规模相比缩了七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教授曾经给出过这样一组数据:中国目前共有8000万个发展单位,2000万个个体企业,那么这一亿个企业如果有1%的高级管理培训需求,就是100万个EMBA,和30所准办高校来讲,简直是杯水车薪。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的EMBA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EMBA教育从整体上依然会显示供不应求的状况,但学院之间由于水平和品牌的差别,也将出现分化,分化将主要表现在学费水平和学生群体上。为了在这一时期掌握主动,各学院会采取推出新项目等一系列的方式来争取生源。
面目模糊的舶来品
EMBA,可译成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或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43年,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首创EMBA。EMBA创立之初的用意,其实类似“扫盲”。因为美国当时有很多高层人士在公司顶尖部门工作,却没有受过正式的商业教育。EMBA是针对这些CEO、高层人士开办的。
从这不难看出,EMBA的创始初衷不过是一个高级经理们的再教育过程。但在中国,EMBA虽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商业精英们的追捧,但由于时间短暂,这些舶来品还一直显得面目模糊。
2002年,国家教育部在国内30所高校内开展EMBA项目,加上中欧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共有32所商学院的EMBA学位得到了国家认可。除了这些学院,还有不少高校的商学院,包括民营高校的商学院,还在不断向教育部争取开办EMBA的资格。
EMBA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面向市场的项目,每人高达20万元以上的学费水平,注定了EMBA项目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哈佛商学院副院长WarrenMcFarLan就曾表示,对于哈佛商学院来说,EMBA项目是其主要的财务来源之一。
但EMBA教育毕竟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学位,所以对于这个明显不同于其他学位教育的项目,怎样能保证EMBA的教育水平,就成为学院和学生们的关键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EMBA教育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师资配备等方面由各院校自行确定,但授课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必须占授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有企业实践经验者必须占授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在国外或境外有较好EMBA教学声誉的教师必须占授课教师总数的30%以上。
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曾表示,国内大学现有的从事MBA教育的师资中,高质量的能够为EMBA教育授课的教授加在一起应该不会超过50人。
而且,由于供需缺口大,目前国内的一些EMBA教授忙于应付各地的EMBA教学,有些教授的实践经验已经过时。同时,相比于国外两年EMBA可剖析数百个案例,国内不少EMBA项目,两年里却只能剖析几十个案例。
张新民教授认为,由于EMBA价格非常高,所以在这样一个价位的条件下,学生的期望值也非常高。所谓的优秀师资,就是大家普遍公认的能够在EMBA教育里站得住脚的师资:第一,有相当高的理论造诣,第二,要有相当强的感悟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并能够把知识传授给这些高级管理工作者。而这样的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紧缺。
除了学校方面的争论,学生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EMBA的学生多是国有企业老总、民营企业家、或政府官员,当这些成功人士走到一起时,总是难免让人们浮想联翩,甚至有人将EMBA班评价为“实力阶层俱乐部”。
实际上,对不少接受EMBA教育的学生来说,“重学还是重商”也是令人难以选择的问题。一些EMBA学员认为,听课、交作业是“小事情”,不是他们认为的读EMBA的最大价值所在,他们看中的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的EMBA同学这一特殊关系网。有句笑话这么说道,MBA关心“谁是我老师”;EMBA则关心“谁是我同学”。
也就因为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因而在很多EMBA的宣传当中,EMBA的“交友”作用似乎也被各商学院重点放大了。国内一家著名的商学院的招生广告就利用了人们这一心理。广告上赫然标出一些国内企业界风云人物的名字,其中一些名字在中国富豪榜上排名前20位,广告诱惑力十足地告诉你:“在这里,你可以叫他们同学。”
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衡量中国EMBA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关系网”这个指标外,还要考虑另外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一是看其学员毕业以后的年薪能达到怎样的水平,这个衡量标准多为国外所采用,但对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并不十分适用;二是看学员知识的增量状况,即看学员进入商学院前后有用的知识增加了多少。
未来需要特色EMBA
虽然多数学院都将师资作为自己EMBA项目的卖点,但是从全球化的眼光来看,EMBA的师资还不是最稀缺的资源,毕竟你可以聘请哈佛的教授,我也能找来牛津的。虽然这个竞争“利器”费用不低。据业内人士透露,请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教授上一天课,一般的报酬是两三千美元,最高可达四五千美元。
为了在大致相同的课程之外作足文章,国内的一些商学院开始用各自的特色来吸引公众及潜在的EMBA学员。如国内创办EMBA教育最早的中欧工商学院,就把EMBA学员毕业典礼移师比利时布鲁塞尔,请欧洲议会的高官发放毕业证书。
随着中国EMBA教育的开展,不少国外名校也来到中国“淘金”,包括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密歇根商学院、杜克大学商学院这些世界顶级学校。与国内的学费价格相比,美国攻读一流EMBA课程的学费都在10万美元以上。
显然,在这些国外商学院面前,引进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只有能拥有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才能确立对国外商学院的竞争优势。
徐二明认为,EMBA这样水平的教学内容不应是泛泛的,在美国,哈佛商学院擅长的就是全面管理的内容,而哥伦比亚大学则是擅长高级金融管理的内容。国内的商学院应一方面创立出自己的教学强项和特色,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符合中国企业家特色的模式,要让每一个学员明白自己学习的收益。
“我们的EMBA教育都还是初级阶段。大家都不知道市场是怎么样的,只能各出其招,由于市场反馈周期长,发展比市场滞后一些。名校都依靠本身的悠久历史打出招牌吸引学生,其他的院校就更不尽如人意了。”一位商学院院长说道。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举行EMBA开学典礼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 摄(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