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嘉利来欲状告北京市商务局(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0:06 中国企业报
嘉利来欲状告北京市商务局(图)
  图为北京昆仑饭店对面嘉利来世贸中心烂尾工程 本报记者 梁 忻/摄

  本报记者 刘凌林/文

  嘉利来案件一直备受关注,众多有影响的媒体都对这一案件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在google搜索引擎上点击“香港嘉利来”,搜到的网页多达22万条,相比著名的孙志刚案只有6万条、西安宝马彩票案有7万多条,可见其受关注的程度。日前,郎咸平提出的“港商维权”,成立港人投资权益保障基金的建议再次刮起“郎旋风”,而嘉利来案件正是这次“郎旋风”的导火索。

  这场股权纠纷案引发的话题更是超出了案件本身。有专家指出,“嘉利来股权纠纷案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直接插手市场经济,而这种插手还不仅是政府权力的惯性作用,而是政府相关部门权力被私利化或被腐败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与民争利无异于豪夺。”

  一纸复议使嘉利来出局

  案件源于北京东三环北路昆仑饭店北侧、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一个大坑,随着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近年的持续火爆,这个大坑蕴藏的财富已经超过了10亿元。

  1995年香港嘉利来与北京市二商集团、北京恒业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组建中外合作北京嘉利来房地产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嘉利来世贸中心项目。公司投资总额为30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200万美元。三方按60%、32%和8%的比例拥有股权。合同约定,香港嘉利来负责缴纳全部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差额部分的资金;二商集团和恒业公司则负责建设用地拆迁工作及办理项目相关手续。

  香港嘉利来为合作公司累计投资及融资4.3亿元。在此基础上,合作公司取得了必备的五证,规划、设计等工作也相继完成,项目进入开发建设。当工程在开挖20米基建完成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金链断裂,工程陷入停顿,形成现在这样一个大坑。

  2000年,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节节攀升,一度被迫停工的嘉利来世贸中心项目的价值更是今非昔比,当时的估价超过10亿元,这时合作双方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

  北京市二商集团以香港嘉利来出资币种等问题向原北京市外经贸委申请撤销嘉利来的股东地位。2001年9月27日,北京市外经贸委做出627号“批复”,同意将外方股东由香港嘉利来更换为香港美邦公司。这样,香港嘉利来公司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其第一大股东的资格和权益就被剥夺了。

  商务部败诉前后

  2001年10月25日,香港嘉利来依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即现在的商务部)提起行政复议,要求依法撤销北京市外经贸委的627号“批复”。2002年7月2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属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正确”,撤销了原北京市外经贸委的627号“批复”。但北京市外经贸委并没有理会外经贸部做出的行政复议决定。2002年7月19日,二商集团起诉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穆军说,北京市外经贸委为了制造不执行借口,而故意让二商集团起诉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更荒唐的是,二商集团为开辟“第二战场”,竟用一份只有复印件的合同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国际仲裁,要求终止香港嘉利来和北京二商集团的合作合同。针对这种情况,嘉利来也提出仲裁,只不过仲裁请求跟二商集团相反,要求裁定二商违约。

  在这期间,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和商务部几次发出督办函,北京市外经贸委都以案件在诉讼中为由拒绝执行。当时穆军并未在意,从法律上看,这个不执行的借口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借口。因为《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产生法律效力”,并不会因为任何诉讼而影响它的执行力。

  这样一拖就是一年多,到了2003年12月22日,在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最后期限的前三天,二中院突然判决商务部败诉,撤销原外经贸部做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这是商务部第一次被起诉并败诉。穆军认为,这个判决实质是用诉讼包装违法行政行为。

  随后,商务部向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嘉利来作为第三人也提起上诉。

  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这一判决立即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遭致全社会的公开谴责,批评北京市有关方面不惜动用地方司法以及仲裁的力量来遮掩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的违法行为。甚至由于媒体曝光,牵出了国内首例“白领黑势力”操纵公权力犯罪团伙,主犯国洪起也因此落网(涉案数10亿元,香港嘉利来仅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此事件亦已震动中央高层,多位领导批示,要求北京市方面尽快依法妥善解决此事。

  2005年2月21日,北京高院做出裁决:一审判决程序不当,予以撤销,发回重审。3天后,二中院紧急批准二商集团的撤诉。令人惊奇的是,仅仅过了4天,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关于终止香港嘉利来和二商集团合作合同的裁决。2月28日,北京市二中院驳回了香港嘉利来提出的请求法院撤销中国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申请。

  穆军认为,这是一场“乌龙”仲裁案。因为北京二商集团在申请仲裁时,拿出的只有一份复印件的合同,合同三方只有嘉利来、二商集团和北京恒业。但投资总额为1.8亿美元,上面还有北京市外经贸委官员曾经修改的痕迹。嘉利来随即对合同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认为这份合同是伪造的。穆军告诉记者,仲裁下来一年多了仍没有执行的意思,更说明它的乌龙性质。

  专家分析,北京市法院方面在7天内的一系列举措,虽使得状告商务部的行政诉讼告一段落,表面上缓解了北京市有关方面直接挑战国家部委行政权威的局面,但商务部的复议决定至今仍被拒绝执行。

  全国两会期间,香港一些委员、代表提出一项质询致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北京市二中院2月28日做出的一项裁决进行审判监督。

  即将提起国家赔偿诉讼

  根据《行政复议法》,从商务部做出67号复议决定到今天2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商务部的行政复议决定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在穆军称之为“公然地违法、违纪的2年零8个月里”,香港嘉利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此,他们将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将对北京市商务局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北京市商务局3亿元的国家赔偿。穆军告诉记者,近日将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

  虽然这个案件远没有结束,但对于恢复自己的权益还是充满信心的。穆军认为,从一开始就知道能赢,从法律意义而言,权益已经回到身边,只是没有履行手续而已。他告诉记者,仅写给各级领导的投诉信就用了2吨半纸,用坏了4个复印机,每月的邮寄费超过万元。穆军表示,即便嘉利来的权益最终得到了维护,他也会一直“追”下去,因为他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