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客源的增加和对定位的调整,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正全面向好。资料图片
从去年10月24日至今,全世界最大的单体ShoppingMall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已经开业五个多月了。记者昨日在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了解到,原先设计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汽车超市将被国美电器和主营创意小店铺的“流行快车”全面代替,国美电器已进驻数月,而“流行快车”计划五一开业。随着金源对定位和原有业态的适度调整,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正在全面好转。
“流行快车”招租完成九成
在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地下一层,记者看到金源中盛汽车超市只剩下二十几辆汽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汽车超市目前只剩下一家经销商。过几天这最后一家也要搬到上面去了。”
这个当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购物中心,号称不同于传统百货、超市等业态,是一种加入休闲、娱乐等服务概念的全新业态的ShoppingMall.自开业以来,在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所包含的百货、建材、家居、超市、汽车五大业态中,汽车是经营最不理想的一种。
目前,原先设计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汽车城,西侧已被国美电器占去了一万平方米,东侧的一万平方米也已被湖北大师实业经营的创意小店铺“流行快车”占据。据悉,招租工作已完成九成,五一即将开业。
客流销售额逐渐增加
最近两个月以来,金源的客流明显在增长。记者在金源购物中心内看到,与刚开业时的冷冷清清相比,虽然是周四依然有不少消费者在逛商店,在休息区能看见很多顾客在小憩。但是与北京其他地方的商场相比,顾客数量还是相对较少。对此,很多金源的工作人员和商户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说,其实客流量已经不少了,主要是因为金源MALL太大了,再多的顾客一进来也就被分流了。
金源一位主管宣传的工作人员表示,金源通过这几个月努力,经营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客流量和销售额有了显著的提升。一位经营皮包的商户证实了这一说法,她说,与两个月前相比,她现在很容易就能保证盈利,不再为每月的租金发愁了。“你别看现在人少,其实这儿太大了,不显客,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我自己的经营状况在转好。其他商户也有同感,有的昨天就卖出去1万多元的商品。”
调整定位吸引客流
据北京新燕莎铜锣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珍远介绍,金源的定位是“以销售中档以上商品为主,满足家庭的多种消费需求的休闲购物中心”。也就是说,金源的目标消费群不是普通大众。
根据金源新燕莎的统计,开车或乘出租车来金源消费的顾客占总顾客量的57.7%。从这个数据来看,金源的定位与其目标消费群是吻合的。但是据了解,金源周围居住的大部分还是中低收入的居民。较高的定位和昂贵的价格使附近居民难以成为金源的消费主流。
金源的管理层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已开始对原有业态进行调整,最先调整的就是由中盛集团承租的12万平方米的金源汽车城。随后,新燕莎MALL、居然之家、美食街等也将会适时微调。汽车超市将逐渐淡出金源,取而代之的则是贴近百姓、价位低廉的“流行快车”。
经营亮点
国美金源店热销高端家电
比起其他较早进驻金源购物中心的一些店面,今年年初进入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国美世纪金源店经营业绩很突出。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客流上国美世纪金源店和其他国美店差不多,销售的高峰主要还是在周末,但是与其他国美店不同的是,来这里的顾客主要以购买高端家电产品为主。
一位海尔电器的促销员告诉记者,她以前在别处的国美店做促销员每月才能赚到2000多元,而在这儿由于销售成绩好,现在每月可以挣到3000多元。
现存问题
交通不便影响客流量
金源新燕莎MALL有一万多个室内外汽车泊位,到金源来购物的一半以上消费者是开车或坐出租车来。但交通不便始终影响金源的客流增长。
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从三环到达金源所在地的远大路要经过苏州桥,苏州桥的拥堵是个长期问题。而如果从四环过来,要经过四海桥,但要到金源还需要调头。在公共交通方面,现在距金源5分钟路程内可能有5条公交线路。金源门前车站有11条公交线路。
如何让交通更便利也让金源MALL的老总头痛,据其工作人员透露,金源正在想办法把地铁引到金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王钦认为,“金源要吸引北京其他区域的有车族过来消费,除了要有便捷的交通,还需要形成其独特的商业文化,只有具有明显的特色,才能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忠诚顾客群。”
记者分析
消费习惯还需慢慢培养
在国外ShoppingMall的典型特点是一站式消费,即购物、娱乐、休闲、饮食被集中在一起,周末人们开车去郊区大型的ShoppingMall采购一周的生活用品。这是一种消费习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王钦认为金源想引入这种消费习惯,这种习惯需要一个培育期。而金源在前期宣传中,只是一味突出自己的“大”,错过了宝贵的营销时机。
在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中,逛的比例较大,一揽子购物的比例却很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认为,“这种消费习惯决定了中国的人均消费额较低,对于金源,要想保证商户赢利,客流量要比外国多出一倍甚至两倍才行。”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贾浩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