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珠三角亟待 再次腾飞(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8:45 中国企业报
珠三角亟待再次腾飞(图)
本报记者 康 源/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于近日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上显示,与前两年相比,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

  《报告》称,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同时,东北、中部、西部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步伐加快,显示出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长三角城市的竞争力近两年来提升更快,长三角又以浙江最快,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而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力却有所下降。

  现状:与长三角的竞争处于劣势

  据我国台湾一个民间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台商对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的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第一,其中苏州为台商最满意城市;与此相反,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则面临整体投资环境恶化的问题。

  据一些台商介绍,台资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的迁移或者拆资已经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群体的行为。

  对此,长期从事台湾经济研究工作的暨南大学陈恩教授认为,一是内销的需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为了抢占未来的内销市场,必须要占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第二,广东的投资软环境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地方政府对引进台资重视不够、台商负担加重等等。

  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郭山辉说,“长江三角洲的政策比较灵活、优惠,而且政府不收费,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东莞这边收得比较厉害。那边招商很积极,政府服务好,统一窗口办事,效率高。”

  郭山辉是做豪华家具生意的台商,在东莞建厂多年,他的企业在业内排在世界前5名以内。但就在不久前,他在上海附近设立了分厂,并且开始整体迁移,当地与其生产相配套的7家台资企业同时一起迁往上海。

  显然,长三角正成为珠三角一个最强大的对手,不仅是吸引投资的问题,长三角更为可怕的战略是要把香港从珠三角拉走。

  根据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的描述,由香港、台湾和华南地区组成的“增长三角”将会渐渐地演变由上海、台湾和香港组成的新的“增长三角”。上海具有制造、整合与腹地优势,台湾具有高科技优势,而香港具有服务特别是金融优势。

  因地理相隔遥远,长三角与珠三角直接组成一个经济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并不妨碍上海和香港进行广泛合作。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正处在两位数增长的起飞阶段,可以为香港商人和投资者提供实业投资的巨大空间。

  原因: 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

  作为我国第一经济特区的深圳,现在已经很难再在“特”字上做文章了。未来3到5年内,深圳原来所有的优惠政策都要逐步完全取消,诸多的“特殊”利益将不复存在。

  据悉,2002年深圳向中央政府提出申请,将率先开放20个服务性部门以吸引外资。但据原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知情人士称,深圳政府此次寻求“特殊照顾”的要求可能无法获准。早在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时候,贸易制度管理就是最艰难的部分之一。最后达成的入世法律文件规定:中国境内所有的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区、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区域的贸易政策体制必须统一;要以统一、公正的方式来公布所有影响知识产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政策法规;国家以下一级政府机构所颁布的政策法规与中央政府对外承诺要一致。

  深圳市如若受到特殊照顾,先行开放有关领域,显然有悖于这些规定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不过,深圳在另一个领域赢得了新的机会,深圳被授予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区。据报道,其中一个基本思路是行政管理体制准备划分为决策、执行、监督这三个层次,彻底地改革、建立全新的政府行政体制。

  这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主持2002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院士说:过去深圳的动力是源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未来深圳的发展将依托于政府治理制度的创新,在于创造一种新的政治文明。

  原国家计委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杜平认为,现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正逐步向制度设计结合人文关怀的方向过渡。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