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报记者 王京 敖晓波来源: 尽管昨天和光商务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但是和光商务还是第二次品尝了股权流拍的苦果。看着眼下正在一步步走向低谷的和光商务,不免让人联想起刚刚于3月25日退市的达尔曼,两家公司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人竞买二次流拍
原定于昨天上午10点在沈阳时代广场举行的和光商务第一大股东股权第二次拍卖会再次由于没有竞买者登记而被迫流拍。记者昨天从负责此事的拍卖公司了解到,由于有一个神秘买家对拍卖定价提出质疑,所以原定于近期举行的第三次拍卖也被搁置,而和光第一大股东的债主———中安成长基金的老总也因此取消了现身拍卖会的计划。
负责本次拍卖的辽宁华夏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元仁告诉记者,尽管和光商务第一大股东股权第二次拍卖会在沈阳时代广场如期举行,但实际上这次拍卖会不过是一个形式,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参加,而只是由工作人员例行公事的宣布“由于无竞买人登记”流拍。而此情此景几乎与3月21日举行的第一次拍卖情况别无二致。
张元仁告诉记者,根据拍卖流程规定,如果有竞买人希望竞拍标的物,最迟应该在拍卖会举行前的24小时将标的物5%的保证金划入拍卖公司账户,但到3月28日晚拍卖公司也没有收到任何公司划入的保证金,因此“流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本报对此也给予了关注。
张向记者透露,尽管他并不是此次拍卖的直接接待人员,但是根据他掌握的情况,从第一次公告将对和光商务第一大股东———沈阳和光集团所持公司28.66%的股权拍卖至今,拍卖公司都一直没有接到任何公司的咨询,反而有很多消息显示是有买家在与和光的“债主”中安成长基金“密切接触”。神秘买家质疑拍卖价格
张表示,根据拍卖公司接到的信息,目前中安和此次拍卖的委托方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都希望暂缓第三次拍卖,而暂缓的原因就是有买家认为第二次拍卖1.575元每股的价格过高。
张同时表示,第一次拍卖时公布的1.75元每股的价格其实只是拍卖公司根据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制订出的,至于这一价格是否过高,他认为法院和中安方面自然会有考虑,不便评论。
而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其实当初1.75元每股的拍卖价格是参考“和光商务”200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得出的,但实际上和光商务“出事”都是在去年三季度之后,所以如果有公司对价格提出质疑也是正常。二级市场走势费思量
市场分析认为,和光商务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多次流拍早在市场意料之中。连日来,由和光商务而引发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以及大股东占用资金,高管出走等一系列问题被一一捅出,再加上该公司未来还将引爆哪些问题目前还很难判断,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烂摊子,无人问津并非怪事。
但是,就在公司大股东股权二次流拍的昨天,和光商务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却格外抢眼,成为两市当中为数不多荣登涨停的个股。自公司去年引爆相关问题之后,和光商务的股价便始终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虽偶有表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但是,昨天该股出其不意的荣登涨停板。尾市收在3.730元。
对此怪异走势,国信证券一分析人士认为,和光商务昨天的走势确实有些反常,但是,我们注意到,昨天除了和光商务之外,深市另外两家前期超跌股———三九生化、四环药业也先后封住涨停,即便如此,类似个股的表现也仅属于“自弹自唱”,并不能调动投资者跟风的热情。因此,从不保守的角度分析,和光商务昨天的表现不排除有一些心存侥幸的投资者乘机炒作。可能步达尔曼后尘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和光商务诉讼事项所涉及的金额已经累计达到了8.7亿元,占公司2004年中期未经审计净产的268.31%。市场分析认为,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恐怕是和光商务兜清了家底也承担不起的。即便是股权拍卖成功,对于和光商务来说也可能是杯水车薪。
尤其雪上加霜的是,和光商务的经营也如同其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一般,处于下降通道,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为-0.03元,在目前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公司扭亏前景恐怕让人难以乐观。再加上8.7亿元的诉讼金额,种种迹象都显示,和光商务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而看着眼下正在一步步走向低谷的和光商务,不免让人联想起刚刚于3月25日退市的达尔曼,两家公司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年也是在其董事长许宗林出走海外长期不回之后,公司陆续开始暴露出巨大的财务黑洞,当这些财务黑洞无法填补的是时候,公司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退市。这与今日的和光商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