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上海看到《剧院魅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买了两张面值450元门票的法国魁北克政府驻上海代表高峰兴奋地告诉记者。看得出,来上海生活才8个多月的高峰已经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文化艺术的国际化与多元化。
去年春节前登陆中国的百老汇音乐剧《剧院魅影》,连续86个日夜占据着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演了整整百场,而观众平均上座率竟高达99%。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这场演出如同磁石般牢牢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令其他演出纷纷避让锋芒。统计显示,到3月13日晚最后一场演出之前,《剧院魅影》已在上海狂收6500万元人民币,吸引国内外观众逾17万人次,这无疑创造了中国演出市场的新纪录。
与音乐剧在北京等其他几大城市连连败北的情形相比,上海似乎天然具备了接纳西方音乐剧的众多条件:文化开放、艺术多元、发达的经济与消费能力、对一切“时尚指标”事物都充满永不消减的热情、一个日益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以至让人们萌生了某种念头——上海是否会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音乐剧之都”。
我希望能再演出100场
《剧院魅影》是作曲家安德鲁·韦伯根据一部法国惊悚小说改编而成的,它是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里的一段传奇:丑陋的面具人“魅影”爱上了年轻的女高音演员克里斯蒂娜,他控制整个剧院,一手把克里斯蒂娜捧上超级明星的宝座……
以布景豪华著称的《剧院魅影》此次到上海,不仅演出阵容一流,而且还带来了22个集装箱的道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高科技的道具烘托出了其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
舞台上,场景随剧情变化莫测、出神入化:前一分钟大幕落下时,笨重的大象与轻盈的少女还在载歌载舞;下一分钟,整个舞台已经变成装满巨大烛台的地下宫殿,浓雾弥漫,铁船载着男女主人公在黑暗中滑行……演出中间,巨大的水晶吊灯会突然掉落,几乎砸到观众的头顶;男主角“魅影”躲在舞台顶端的金色天使背上,徐徐下降到观众席上空,哀伤的歌声如泣如诉。
如果说《剧院魅影》99%的平均上座率意味着与完美尚有一步之遥,那么,3月13日晚的告别演出则足以弥补这微乎其微的缺憾。
伴随演员们抛洒的玫瑰花瓣、女主角感动的泪水和长达10多分钟之久的掌声,扮演剧中男主角“魅影”的演员布莱德·里特尔用刚刚学会的中国话激动地告诉上海观众,“我希望能再演出100场!”显然,《剧院魅影》收获的不仅仅是票房。
征服“戏剧沙皇”与“音乐剧之父”
《剧院魅影》在全球拥有5000多万人次的观众,已为所属公司英国真正好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入——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美国企业预计用来并购欧洲企业的全部费用。
对上海大剧院这样一个没有政府拨款,通过市场化运作每年要上缴数千万利润的演出商来说,《剧院魅影》和它背后的音乐剧产业无疑是一部马力强劲的“赚钱机器”。
尽管,上海大剧院方面对像《剧院魅影》这样的知名音乐剧早有垂涎之心,但引进工程并非一番风顺。而音乐剧最终来到上海则与两个老外密切相关:他们就是被称为“戏剧沙皇”的英国著名制作人麦金托什和被称为“音乐剧之父”的安德鲁·韦伯。
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钱世锦回忆说,《剧院魅影》是大剧院最看好的一部西方音乐剧。早在1994年,上海大剧院尚在规划中时,管理层就开始动手联络引进这部20年来在百老汇天天赚钱的剧目。那时,应邀来到上海的麦金托什经过为期一周的市场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上海乃至中国没有合适的剧场、没有市场、没有一批可以共事的工作人员,搞不成音乐剧”。“我们并没有放弃。”钱世锦说。在上海大剧院建成后,钱世锦再次联络麦金托什,这一次的阻碍显得更为现实:租一架波音747单程运送道具即要花费25万美元,中国人是否愿意为“昂贵”的音乐剧买单。
出于试探市场的考虑,上海大剧院和麦金托什公司终于在2002年迈出了第一步,引进音乐剧《悲惨世界》。正是《悲惨世界》为期三个星期的公演成功,使得上海大剧院有勇气再次向《剧院魅影》发出召唤。但此时这部音乐剧的版权已属韦伯旗下的英国真正好公司,大剧院方面只得开始新的接洽。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双方达成协议,真正好公司同意将其拥有的音乐剧《猫》和《剧院魅影》捆绑销售。如果前者能在上海演满53场,“真正好”就会给《剧院魅影》放行。
2003年,尽管《猫》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遭遇SARS,上海大剧院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把《猫》演到了最后。“那场面简直惊心动魄!”钱世锦感慨地说。
上海大剧院对音乐剧的热情和商业操作的水准,最终征服了麦金托什和韦伯。麦金托什兴奋地说:“和大剧院的合作不是一天两天,而是50年。”
韦伯也在《剧院魅影》中国演出接近尾声时来到了上海。他在赞美上海大剧院之余,还向中国媒体表示,如果剧本合适,他很愿意为中国写一部音乐剧。
音乐剧的核心是高效的运作和管理机制
事实上,上海大剧院此次引进《剧院魅影》已初尝甜头:投资5千多万人民币,仅票房就收回6500万元人民币,加之衍生产品和企业赞助,保守估算,盈利可达一两千万元。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乐胜利高兴地说,音乐剧能在英国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掘金”十年、二十年,在中国也有可能。他指出,音乐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培养了大量职业化的演员,这些都对中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音乐剧就是西方文化产业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乐胜利说,“剥开精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外衣,音乐剧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精密、专业、高效的运作和管理机制——这正是西方文化产业赚钱的秘密。”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国内演出界就开始酝酿音乐剧风潮。许多介绍欣赏西方音乐剧的书籍也在那时纷纷出炉,尽管众人观点多少有些差异,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音乐剧是当代西方“方兴未艾”、“市场巨大”的艺术样式。
上海大学音乐剧系主任、作曲家金复载说:“音乐剧首先是一种文化商品。”他指出,现代音乐剧的中心不是编剧,也不是作曲家,而是把握经济大权的制作人。没有高明的商业运作和商业营销,就没有音乐剧在全球获得的巨大成功。
尽管如此,引进音乐剧仍然冒着风险。国内不少演出商的引进尝试此前都以失败告终。2002年,第一部欧美原版音乐剧《特里斯丹与伊索尔德》在北京上演票房冷清;2003年,音乐剧《猫》原定在北京演出30场,实际却只演出了9场;2004年,音乐剧《芝加哥》在北京仅演出3场,其间不得不大量送票。
鉴于引进音乐剧投资巨大,风险不小,一些演出商纷纷试图另辟蹊径制作小成本的本土音乐剧,但本土音乐剧却不得不面对起点低,乏善可陈的现实。
上海渴望成为亚洲新的音乐剧消费中心
迄今为止,上海似乎是惟一一个对西方音乐剧表现出巨大热情的中国城市,这的确令人有些费解。
《剧院魅影》上演期间,许多音乐剧迷从亚洲各地赶到上海观看演出。台湾报纸报道说,一些台商踏上“朝圣之旅”,专门飞到上海看一场演出。而香港报纸指出,《剧院魅影》风靡上海,显示出上海经济实力提升,文化需求强劲,渴望了解与融入世界。香港《大公报》断言,上海对音乐剧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具市场效应的演出样式的消费需求正处于强劲的增长之中。
与音乐剧在中国其他城市败走麦城的情形相比,上海与音乐剧似乎水乳交融。钱世锦对此感慨良多,他在谢幕酒会上说,“魅影”的成功为他们实现通过引进经典,培育观众,使西方音乐剧本土化,进而推动原创音乐剧打下了坚实基础。
眼下,西方音乐剧公司纷纷主动提出与上海大剧院合作。拥有《狮子王》等卡通音乐剧版权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其他几家知名音乐剧公司之间甚至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底,上海大剧院还将引进另一部颇具市场号召力的西方音乐剧。
与此同时,上海大剧院已经在展望五、六年之后的中国音乐剧产业。乐胜利介绍说,大剧院已经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与麦金托什公司合作,将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成中文版本,并物色国内第一批专业音乐剧演员演出。此外,上海还会有一个专门演出音乐剧的剧场。
“我们走的是一条捷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本土音乐剧产业。整个过程就好比中国企业要走到国际上和跨国公司竞争,先是引进外国产品,然后借鉴,最后是中国创造并且出口。”乐胜利说。
打造“音乐剧之都”的关键在于内容创作。上海电视台主持人何婕在百老汇MAJESTIC剧场看《剧院魅影》的感受之一,就是“剧场已有些年头了,灯光有点昏暗,设施也显得陈旧。”但这并不妨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在剧院门口排起两条长龙,一条是在下午场售票的窗口,一条是在晚间场售票的窗口。
与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歌剧、交响乐等西方经典艺术相比,新生的音乐剧创作依旧强劲。麦金托什和韦伯两位音乐剧“老将”在去年分别推出音乐剧新作。而伦敦制作人凯文·华勒斯正准备把好莱坞魔幻大片《指环王》三部曲改编成音乐剧,预计耗资将达1300万美元。
年初访问上海时,韦伯对媒体表示,上海发展本土音乐剧产业最大的挑战是寻找剧本,演员、剧场、资金等条件都尚在其次。为此,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学院已相继开办了音乐剧专业,以专门培养能歌善舞、外型出众、擅长表演的音乐剧演员,上海音乐学院还聘请了百老汇专家和导演。由此可见,上海渴望成为亚洲新的音乐剧消费中心,甚至是亚洲的“音乐剧之都”。
作者::孙丽萍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