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商业箴言的力量吗?是否曾经有一句话令商战中一筹莫展的你醍醐灌顶?还是你对那些充斥在你周围的商业建议根本不屑一顾?
这都不奇怪。我们让时光倒流至1929年。那一年,美国新闻史上的巨头人物亨利·卢斯(HenryLuce)在为他的新杂志《财富》写发刊词时,他就写下了以下的承诺:“它将不包括教人如何经营企业的建议。”
事实上,19世纪20年代的书籍和报纸上已经充斥着许多商业建议。诸如:如何增加你的销售额,如何卖出更多的火灾保险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建议都如同使用手册一样,是常识性的,简单而乏味。人们认为,没有一个伟大的商人会从这些建议里学习经商,正如没有一个作家会照着《写作指南》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但这一切在二战后都开始改变。随着现代管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人们对商业箴言的看法逐渐有了改变。它似乎不再是三流推销员口中庸常的说辞,而变成了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商业箴言:有用?没用?
1946,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出版了《公司概念》(Concept oftheCorporation)一书。在这本书中,彼得·德鲁克详细描述了有关“自我管理型工厂群落”的思想,在这个群落中,工人们在确定优先事务和制定政策方面将扮演中心角色。这本书也首次使得管理学成为一门有价值的学科。
这种精密复杂的、以数学为基础的理论一经建立就使得日常的商业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操作最优化的线性规划、用统计学方法来控制质量、资本定价模式和其他关于公司财政的新发现——所有这些时至今日依然有巨大的价值。
如今,我们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了一个“管理时代”。生意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权知道更多好建议。公司设法将那些箴言植入雇员的头脑中。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型的商业箴言,作用是显而易见:更有力量、广泛的适用性和真正有价值。这是亨利·卢斯在1929年从未曾想象过的商业建议,而这些建议确实值得一读。
因此,于3月21日出版的《财富》杂志75周年的纪念刊刊登了题为《我所得到的最好的建议》的系列文章。文章中,20多位非常成功的商业人物讲述了他们收到过的最好的建议,和这些建议对他们的影响。
提建议的人也需要建议
大多数经理人在遇到困难时相信都会想到自己的顾问。说到顾问,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提起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这次《财富》杂志采访的20多位商业巨头中,有两位说他们收到的最好的建议都来自于他们的顾问——彼得·德鲁克。
关节虽已僵硬,但头脑依旧灵活。彼得·德鲁克今年已经95岁高龄,但谈起实际的管理工作,他还是比任何人都更有见地。是他,使管理学成了一门值得认真研究的学科。
他在谈话中会先引经据典,涵盖历史、经济、科技和社会,然后再切中要害。有人说,对管理学研究者而言,挑战就是找到彼得·德鲁克说得还不够好的地方。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从1946出版的《公司概念》到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第一次读他的书就会发现这一点。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以给别人建议见长的专家,自己也受益于一些告诫,令他终身难忘。
当德鲁克1937年从澳大利亚迁到美国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接替《金融时报》的一位前任,报道正被披露出的麦基森·罗宾斯(McKessonRobbins)丑闻。该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它的经理杜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子公司,用以夸大收入和利润。该丑闻和安然的规模相当,引发了一场对审计规章的大调整。
在刚刚接手自己第一份工作时,他被告知——“如果你不在接下来的三周里尽快进步,你最好去找其他的工作。”从此,“以最快的速度使自己进步,否则就出局。”成为了他的行动指南。
每当德鲁克教授提供咨询时,他都会坚持让经理人每年至少花两周时间与他们的销售人员交换位置。他还要求经理们参与一个非盈利性组织。他幽默地说:“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如果他们和同行业另一家公司的副总裁一起打高尔夫,他们就与外界有了接触。”他认为,富有经验的告诫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家常话派大用场
虽然优秀的商业顾问给了经理们不少好建议,但是我们却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财富》杂志采访的20多位商业领袖中,只有少数人得到的好建议来自于专业的顾问,其他则大多来自于自己的老板、好友和父母。
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有两位良师诤友,一位是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从他们那里,巴菲特获得了很多好意见。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他回到家乡,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自己一试身手。在巴菲特决定投身证券业时,父亲和格雷厄姆劝阻了他。“我是那么幼稚。我不仅仅是看起来青涩,我表现的也很青涩。我瘦得皮包骨,我的头发看上去很糟。或许他们的建议已经是尽可能礼貌而婉转了。他们说我需要成熟一点或者我不打算成功。”沃伦·巴菲特这样回忆。
接受建议之后,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整天躲在奥马哈的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他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等待合适的机会。他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正是格雷厄姆教给他的秘诀。这些远远低于其营运资本的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格雷厄姆的“点金术”百试百灵。
从1965年到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后来被人称为“股神”的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一句话,一辈子
“我都忘了有多少条建议曾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不同。‘和善待人。’这听起来有些陈词滥调,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父亲在我10岁时对我说的这句话。”eBay公司的CEO梅格·惠特曼这样说。
的确,有很多好的建议在无心者听来是那么不起眼,而且它们的得来又是那么的不经意。然而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话,引领着这些精英走上了成功之路,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一天我真的很沮丧,我妈妈让我坐在沙发上。她告诉我不要在意那些奚落我的孩子。她告诉我他们是那些站在边上老爱唱反调的人,他们没有资格去批评那些真正在那里努力的人。”花旗集团首席财务长沙莉·库朗契克(SallieKrawcheck)回忆说。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因为那些唱反调的人而令自己烦扰过。
“在我们的家乡里有一位绅士,他是一家金融机构的首脑。他永远衣着得体,给人的印象是那么正直的一个人。然而他却因为挪用公款而被投入监狱。在商业世界里,我总是尽量避免用表面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西南航空的创始人赫伯·凯莱赫讲了这个故事。他说他的母亲经常告戒他:“地位和头衔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价值。”
威普罗公司的CEO维沃克·保罗收到的最好的建议是一位森林中的训象师给他的。在一次旅行中,他问一位训象师:“你是如何把一只那么大的大象栓在这么小的树桩上的?”训象师回答说:“当大象很小的时候它曾试着摆脱树桩,它失败了。当它长大以后,它就不会再试着摆脱树桩。”
从值得信赖的人口中说出直言不讳的话总是特别有力量。有时候,是一个智慧唤醒另一个智慧;有时候也许言者无心,却成为开启听者头脑的一块敲门砖。一句句天籁之音把一个个天才唤醒,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发生了。从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了十条建议开始,世界就这样改变了。
作者::钱玥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