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09:09 中国企业报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杜青林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郭树清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姜伟新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金人庆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刘明康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马凯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谢旭人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周小川

部长亮相两会:给企业吹来什么风(组图)
朱志刚

  本报记者 冀文海/文

  宏观政策:

  调控不会放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回答关于宏观调控走向的问题时说,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2005年宏观调控仍然不能放松。当前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些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

  马凯

  介绍,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万个,去年新开工15万个项目,其中12月份又开工两万多个新项目。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旧病”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宏观调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在谈到人们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时,马凯说,我国每一次宏观调控中都会出现争论,这次宏观调控之所以争论相当激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次调控是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处在苗头阶段时提出的,这比等矛盾暴露比较充分时统一思想要相对困难一些。通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实践,认识逐渐趋向统一。

  【本报视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回答关于宏观调控走向的问题时说,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2005年宏观调控仍然不能放松。当前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些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

  马凯

  介绍,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20万个,去年新开工15万个项目,其中12月份又开工两万多个新项目。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旧病”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宏观调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在谈到人们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时,马凯说,我国每一次宏观调控中都会出现争论,这次宏观调控之所以争论相当激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次调控是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处在苗头阶段时提出的,这比等矛盾暴露比较充分时统一思想要相对困难一些。通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实践,认识逐渐趋向统一。

  财税政策:

  从扩张走向稳健

  从今年开始,实行了7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开始退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正式登场。

  金人庆

  说,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内需不足,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7年以来,一共发行了9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了几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使中国的经济每年通过投资直接拉动了1.5—2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功不可没。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中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把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宽严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上讲的中性财政政策。这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的。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说,近年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研究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问题。在充分调查、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初步方案,下一步要按照立法的程序上报国务院进一步审议。还有,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的形势,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一定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里也提出了要统一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这自然也包括统一企业所得税。近年来税务部门已经会同其他部门在进行调查研究。今年将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同时,根据立法的程序加快推进这项改革的进程。

  【本报视点】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去年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表明,这种刺激经济的药方不能永久不变。因此,新的一年里国家决定减少国债等财政性支出,为连续多年的扩张性财政吹响了暂停的哨音,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值得每个企业家深思。

  金融政策:

  规避风险最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2002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加快。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来源主要还是以贸易顺差、非贸易方面顺差以及资本投资进入为主。我国外汇储备力争按照货币多元化、产品多元化、规避风险的原则进行经营。

  周小川

  还向媒体表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上市准备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的一些改革。因此,应该说距离发行上市并不是太远了。

  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在加大预防操作风险力度方面,银监会将采取以下措施:提示各家银行,加大内部审计的力度和频率;加强对全体银行从业人员的操守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行为、操守加强监督检查;要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制度来杜绝金融风险;提升信息科技的手段和水平;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也表示,中国将继续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有真实贸易和投资背景的跨境资本交易项目,规范管理资本流入,有序引导资本流出,建立科学可控的资本双向流动机制。同时,进一步削减有较多限制项目的比重,对维持管制的项目,在管理方式上尽量由事前审批转为事后监控,由直接审批转为间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

  【本报视点】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2004年中国扼制经济过热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收缩银根,提高银行准备金率,限制过热行业投资贷款,年底又宣布人民币加息。这些措施收到了积极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金融领域的深层矛盾尚未完全解决,风险仍然存在。2005年还将有银行上市等重大举措,新的金融风险也在酝酿,因此,规避风险仍是金融业首要任务,企业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三农”政策:

  国家投入加大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2004年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中国农业在应对挑战中发展,在经受考验中前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重大成果。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农民收入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2005年,政府将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事情:一是要增强土地资源的保护能力。二是要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三是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要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在回答提问时说,党中央、国务院曾经明确的指示国债投资安排要突出重点,要向“三农”倾斜。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初步对今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进行安排。重点之一就是“三农”,主要是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安排是,在今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还要再提高2.4个百分点。现在看来,一些有条件的项目,很可能在年度执行当中还要再增加投资,因此估计今年用于大农业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投资的比例全年算下来肯定比去年要增加2.4个百分点以上。

  提到中央划拨财政专款奖励种粮大县的问题时,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表示,今年中央财政要拿出55亿元对近800个产粮大县进行奖励,主要内容有三条:第一直接补助到县。按照提供的商品粮的数量、粮食种植的面积和粮食产量,直接算账到县,直接补助到县。第二是补助这些县的一般财力,就是县里面可以自主安排财力。第三是对这些县的奖励一定3年,动态监测。

  【本报视点】

  “三农”表面上跟企业关系不大,但如果站在更高视角上观察,这一问题不但事关国家大局,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内需乏力,尤其突出的是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导致企业产品相对过剩。2005年,国家不但进一步减免农业税费,还宣布加大农业投入,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自然,对中国众多企业来说,解决产品积压就有了一些希望。

  外交政策:

  追求和平发展

  在本次人大会议首场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表示,中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互利合作。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推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今后我们继续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麻烦,多一些合作。

  对于记者提出的全国人大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问题,李肇星说,这部法律符合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乃至于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一定会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欧盟解除对华军事禁令问题,李肇星说,中国是在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不希望从外国买多少先进武器。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也没有钱从外国那里买那么多价格也很高、我们也没什么用的武器。

  【本报视点】

  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发展,没有平稳的外交环境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国际环境也是企业关注的基本问题。李肇星外长的言论让我们相信:中国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贸然行动,也不会耗资购置西方武器,那些担心国际局势的企业家们应该松口气了。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